第6章 別讓抱怨害了你 (1)(2 / 3)

很多人看人很準,但惟獨看不清楚自己。由於個人情感、主觀情緒,人們在認識自己時往往會把自己弄得暈頭轉向。認識自己,也許真的很難做的,古希臘的一座神廟上刻著一句話:“認識你自己”。這句話看起來很平常,但是往往很多人,也許一輩子也不能認識自己。

那麼,認識自己,從而提高自己、改造自己,真的這麼難如登天嗎?

未必。其實,更多時候,人們對自己的錯誤認識中,高估往往多於低估。這就是所謂的自大、自狂、自傲、自戀。無論你叫它什麼,總之,這類人往往更容易高估自己,高估自己的能力,高估自己的潛質。

在一些懷才不遇者的眼中,自己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自己缺少的隻是機遇和被提拔的機會。在他們看來,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對的,他們做的都是理所當然、不能懷疑的。因為,他們堅信真理掌握在他們手裏。而事實往往不會因他們的自我認識而向懷才不遇者妥協。於是,職場失意成了他們的一個重要打擊。而又因為他們往往是內心很自我的人,於是他們受不了這種打擊,所以一蹶不振,天天抱著懷才不遇仰天長歎。

那麼,你想改變懷才不遇的境況嗎?請先從正確認識自己、正確認識自己的能力開始吧。想要正確認識自己,那就先拋去高估自己的想法吧,讓自己盡量不那麼自信,反思一下自己,甚至於讓自己變得稍微的“自卑”一些。有時候,對自己說“我行”,是建立在正確認識自己的基礎上的。在職場中,你要想獲得肯定,得到提升的機會,你需要認識自己的哪些方麵呢?

探尋你的競爭力和業務水平

關上門在家裏說自己很有才,肯定是一個自大狂。仔細想想,你在自己的工作中,成績如何?在同事和同行業中,自己的工作做到了什麼樣的水平?你如果真的認為自己在這方麵做得還不錯的話,再試著問問自己,自己還有提升水平的可能嗎?如果有,請努力使自己做得更好。

讓自己不可替代

有時候,在一些行業,哪怕你兢兢業業、累死累活,你的成績最多也就是及格的水平。因為在很多行業中,人們的水平是以一個標準來衡量的。舉個例子,作為一名流水線上的工人,你與你的同事在完成的產品上是沒有什麼差異的。因為你們生產出的產品是有統一標準的,是無法產生個性化差異的。

那麼,在這個時候,你就需要考慮,自己是否有其它的過人之處。比如協作能力、統領班組和團隊的能力。一定要讓所有人覺得,你在這個位置上是不可或缺的,是無法替代的。假如你做的事情明天可以換另一個人來代替,並且工作成果也差不多的話。哪怕你再有才、再努力,也是失敗。

探尋自己的人際關係網絡

更多時候,才能並不僅僅是單純的業務水平,而是一個人在這個崗位上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的體現。有廣泛的人際關係,有屬於自己的人脈關係網,有能發揮自己能力的圈子,這本身就是才能的一部分。在這個協作的時代,閉門造車者,哪怕手藝再精湛,也是生產不出勞斯萊斯和寶馬汽車的。不要一味地孤芳自賞,不要一味地心高氣傲,數一數,自己有多少人脈關係,有多少朋友圈子,這些朋友能在哪方麵給予你幫助,而你,又能在哪方麵給予人家幫助呢?

明確你的奮鬥目標

盡管,你現在並不得誌,隻要你從現在開始振作起來,不再一味地埋怨,重新確立你的奮鬥目標,並能為之艱苦不懈地努力。那麼,一切都不算晚。這就是有鬥誌、有希望的人就會有前途。反之,如果你沒有了鬥誌,就肯定沒有了希望和前途。

懷才不遇者們在抱怨的時候,肯定已經進入了人生低穀。然而,每個人都會有低穀區,隻要你不懼怕它,不消極和自暴自棄。你同樣可以走出低穀攀上高峰。

抱怨者存在受害心理

許多身在職場的人心中都非常苦悶,特別是一些感情比較豐富的人甚至會留下委屈的眼淚。之所以委屈就是因為為了工作,他們往往喪失了許多自我時間,但工作卻沒有做好,老板沒頭沒臉批評了一頓,或者把本該自己的職位、工作交給了他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