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別讓抱怨害了你 (1)(3 / 3)

其實,在職場中根本沒有所謂的“沒有功勞還有苦勞”。因為職場不相信辛勞的失敗,隻有勝利者才會在職場中獲得尊重。

絕對公道永遠不存在

職場並不相信眼淚,特別是有才能人的眼淚。在許多人委屈的淚水中,往往執拗的以“公道不公道”來評價職場現象。其實,這種觀點經不起推敲。

許多人都有一種受害者心理,認為這不公道、那不公道,其實,按照京劇《蘇三起解》中的念白就可以說明問題:你說你公道,他說他公道,公道不公道,隻有天知道。

你認為不公道的事情,其他人也許認為很正常。每個人都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問題,而職場的公共道德是什麼?就是更好、更恰當的把事情做好,賺到利潤。

不是領導不用你,而是他不敢用你

許多人都認為自己能力很好,卻得不到重視,但沒有仔細思考過,你的老板為何不重視你?是不是你太高調了,誌向太高遠了,使得人家不敢重用你呢?

也許你的能力很強,但在待人接物、為人處事上你不行,有你的存在團隊的團結力、向心力就會出現問題。而一個企業的發展不是靠一個人而是靠集體,一個人的能力再高也無法替代集體。所以,不是因為老板不公道,而是因為你的性格、缺點造成老板不能用你、不敢用你。

也許你的能力很強,待人接物也很好,非常受同事的歡迎。在這種情況下,你也許認為你天生就應該是管理者,但是結果不是。這時,你可能就會說老板實在是不公道。但是,你有沒有換個角度去考慮問題呢?

老板在創業的時候,許多都是身家性命都押在了上麵。他是從自身、全局去考慮問題,不像打工者、其它管理者總是從自身看待問題。因此,衝突在所難免。如果這時,你不能體味老板的辛苦而“造反”將會如何?因此,不是領導不公道,而是因為你太有能力,領導不敢用你、他怕你。

由此,暫時在職場中失敗的人不要哭泣、傷心,那樣於事無補,除非你自己創業。但是,有趣的事情仍然會發生--曾經覺得懷才不遇的人仍然會按照其他懷才不遇者鄙視的方式去創業,進行創業中的管理。從而,被其他懷才不遇的人視作“不公道”的代表。這個原因是什麼?就是因為現在你的角色變了,你考慮問題的方式也變了。

由此,懷才不遇者不妨考慮公道不公道這個問題的時候,多用自己的心去體味一下管理者、老板。這時,你就會發現他們並不是那麼不伯樂,你也並非絕對是千裏馬。

企業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賺錢

畢竟社會上隻會有少部分人會去創業,大多數人還要給人家打工生存。即使創業,最好也要先打工。打工就是為了積累經驗、結交人脈、實驗能力,如果你打工的時候都不能幫助老板賺錢,那麼你在自己創業的時候怎麼可能賺到錢呢?既然無論如何都要先打工,現在職場中生活。那麼,就需要心平氣和的看待它的職場規律。

在職場中生活,一定要放棄被害者心理,因為那樣沒有任何效果,眼淚不能換取別人的憐憫和同情,隻會徒增被人笑話、羞辱的幾率。

職場中,沒有苦勞隻要功勞。因為苦勞再多,忠厚老實的人再多,如果不能使之變成實實在在的利潤,那麼企業就會失敗,所有人都會失業。放上全部身家的老板們也會一無所有。因此,對於企業和老板來說功勞是最主要的。沒有功勞的苦勞等於零。

在職場中,沒有絕對的公平,隻有相對公平。公平、民主、自由在現代社會是一種共識,然而,真正的、絕對的公平、民主、自由不要說在社會,就是在企業也絕對不會出現。從人性角度考慮,人無製衡就會肆意妄為,正如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一樣是真理。所以,不要妄想每件事情都會被公平的對待。

在職場中,職業道德第一

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比如企業的生存危機,一些在職業道德上有所缺陷的人會受到重要。但是,隻要危機一過恢複到日常生活的時候,職業道德缺憾者就會麵臨被追究責任的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