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事死如事生——論生死(9)(1 / 2)

瑪格麗特的外表不是美麗的,然而她因為人格的美麗卻成了這個城市的象征。外表的美固然能從視覺上給人以強烈的衝擊,但外表的美是會消退的,隻有內心的美才能曆久彌真。決定一個人高貴與否,重要的是看他的品行,而不是看他長得如何、穿著怎樣。如果你素質低下,終日遊手好閑,虛度光陰,那麼,即使你全身用名牌武裝,也無法使自己變得高貴起來。要讓自己變得高貴,首先就得陶冶自己的情操,讓自己成為一個品格高尚的人。隻有華麗的外表,而沒有內心的修養,這樣的人不僅不受歡迎,反而還會遭到人們的唾棄。

總之,高貴離不開品格的完美。如果沒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完美的內心世界,再漂亮的外表,也隻能充當服裝店裏的衣架子而已,能讓你一飛衝天,成就最廣大生命格局的隻有你的品格。

總盯著痛處,就看不到光明

一名塗鴉者聲稱:“阻止事情發生的唯一方法,就是在事情發生之前讓它停下來。”這辦法聽上去很有道理,但實際去做時才知道是不可能的。這就是問題的關鍵所在,我們不可能生活在過去。因此,很多人猛烈抨擊這種方法。既然沒能阻止過去的事情發生,就沒必要再對它念念不忘。

在生活中,我們可能會聽到了很多正確的警句,比如,“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吧”、“時光無法倒流”,這些話都是在告誡人們在人生過程中,重要的是不要為昨天打翻的牛奶而哭泣。沒人能回到過去重寫曆史,你的過去始終不會改變,所以,不要再去試圖改變過去了。

一位西方哲學家無意間在古羅馬城的廢墟裏發現一尊“雙麵神”神像。這位哲學家雖然學貫古今,卻對這尊神很陌生,於是問神像:“請問尊神,你為什麼一個頭,兩副麵孔呢?”

雙麵神回答:“因為這樣才能一麵察看過去,以吸取教訓;一麵展望未來,以給人憧憬。”

“可是,你為何不注視最有意義的現在?”哲人問。

“現在?”雙麵神茫然。

哲人說:“過去是現在的逝去,未來是現在的延續,你無視現在,即使對過去了若指掌,對於未來洞察先機,又有什麼意義呢?”

雙麵神聽了,突然號啕大哭起來,原來他就是沒把握住“現在”,羅馬城才被敵人攻陷,他也因此遭人丟棄。

大多數沉溺於過去的人相信回顧過去是非常有價值的,他們認為這樣可以更清楚的看清自己——為什麼會做這些事,為什麼會以這種方式應對。也有很多人認為自己需要很多時間來看透過去,以便從中得到解脫。某種程度上你甚至會覺得自己可以改變過去。這是既瘋狂又癡心妄想。問題的關鍵是,無論你怎樣的沉湎於過去,你的過去永遠都會保持原樣。那麼,就不要再試圖改變它了!唯一能夠讓你解脫出來的方法就是忘掉過去。隻有從過去中解脫,並停止將自己的感受沉浸在過去的經曆中,你才能擺脫痛苦的糾纏。

當然,這並不代表是完全的否定過去的痛苦,過去的痛苦也並非是毫無價值可言。我們可以好好反思過去犯下的錯誤,確保現在乃至在未來會有所改變,然後將之拋諸腦後。

承受痛苦的能力是最能體現一個人的人格的,可以說苦難是人格的試金石。譬如失戀,隻要失戀者真心愛那個棄他而去的人,他就不可能不感到極大的痛苦。但是,同為失戀,有的人因此自暴自棄,委靡不振;有的人為之反目為仇,甚至行凶報複;而有的人則懷著自尊和對他人感情的尊重,默默地忍受痛苦,這其間便有人格上的巨大差異。當然,每個人的人格並非是一成不變的,他對痛苦的態度本身就在鑄造著他的人格。不論遭受怎樣的苦難,隻要他始終能夠意識到他擁有采取何種態度的自由,並勉勵自己以一種堅忍高貴的態度承受苦難,他就會比任何時候都更能有效地提高著自己的人格。

因此,我們在精神上,要學會明智地放下一切,既不執著往事,也不妄想未來,而隻珍惜當下,全身心融入當下的生活,就在當下過好每一分鍾每一秒鍾。永遠要牢記:沒有將來,隻有現在。將來就是現在。現在,你在做什麼,你做得如何,也就已經決定了未來你的狀況會是如何。我們做到了在每一個當下都活得足夠好,無執著地灑脫愉悅,那麼,分分秒秒的總和,就構成了一條永恒延伸、幸福快樂的人生長河。每一個當下的腳步都走得好,走得正確堅實,不就積累出一個遠大的前程嗎?

人生中不可挽回的事情太多。既然活著,還得朝前走,把痛苦當做愛的結果來加以承受,把它化為生命的財富。經曆過巨大痛苦的人有權利證明,創造幸福和承受苦難屬於同一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