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受過良好教育的精英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幹得很出色,卻在業餘休閑時不知該做些什麼,這是人類生存方式中讓人悲哀的一麵。另一方麵,又有成千上萬受過良好教育、頭腦睿智、收入豐厚的人不僅能在工作上做到遊刃有餘,而且在閑暇時光也能合理的調整,做到勞逸結合,這又是人類在生活上值得讚頌的一麵。
為了獲得更大的自由,你必須犧牲掉無聊,必須擁有自發性的熱情。正如稻盛和夫所言,人必須具有“自燃性”。
那麼,什麼是“自燃性”的人呢?學過化學的人都會知道,物可分為三種類型:出於自由意誌燃燒起來的,是自燃性物質;火一靠近就燃燒起來的,是可燃性物質;就算接觸到火也不會引燃的,是不可燃性物質。
人類同樣可以分成這三種類型:有些人不需周遭環境給他什麼影響,自己就能燃起無比的熱情;有些人隻要周遭環境給他點影響,他就能夠燃燒起無比的熱情;有些人則不知道該說是空虛,還是冷酷,總之不管周遭環境給他多少能量,他還是一貫冷漠到極點的態度,就連一絲絲的熱情也不曾被激發出來,這種人是所謂不可燃的人。
人若要有所作為,不僅得有自發性的熱情,還得把能量分享給周圍的人。他們絕不是聽命行事,服從一個命令、一個動作的那種人;他們不等別人說什麼,自己就會開始著手去做,堪稱他人的榜樣。他們是富有主動性與積極性的。
其實,生活給了我們很多有趣的事物可以去追逐探尋,無聊就意味著你已經從人生中落伍。在閑暇時光中,除了不工作與睡覺外,你肯定還希望有更多事情可做。你想避免的無論是無聊還是寂寞,都是由你自己在空閑中的行為的性質所決定的。你可絕不能讓沙發和電腦成為你最好的兩位朋友。這“兩位朋友”不僅會讓無聊越來越嚴重,還會導致思維倒退和身體健康等問題。
不要讓“無聊”這個詞出現在你的生活中。無聊是對自己的一種侮辱。作為一種有創造性的個體,你有能力去追求有意義的生活。隨時提醒自己,不要做一個無聊的人,生活中還是有很多刺激和精彩。
那麼,究竟如何才能消滅無聊呢?
一是有希望。
亞曆山大大帝有一次大送禮物以表示他的慷慨。他給了甲一大筆錢,給了乙一個省份,給了丙一個高官。他的朋友聽到這件事後,對他說:“你要是一直這樣做下去,你自己會一貧如洗。”亞曆山大回答說:“我哪會一貧如洗,我為我自己留下的是一份最偉大的禮物。我所留下的是我的希望。”
一個人如果失去了希望,隻生活在回憶中,這就意味著他的生命已經開始終結。回憶不能鼓舞我們有力地生活下去,回憶隻能讓我們逃避,好像囚犯逃出監獄。
二是有事做。
如果有人在煩你,那這個人可能就是你自己。對付無聊實際上很容易,讓自己忙於自己喜歡的事情,或者做你一直都想做的事情。願意為自己的無聊負責的想法,就是驅逐無聊的最有效的力量。
三是能愛人。
生命中有了愛,我們就會變得謙卑、有生氣,新的希望油然而生,仿佛有成百上千件事等著我們去完成。有了愛,生命就有了春天,世界也變得萬紫千紅。
有了希望,人生就有了前進的動力和方向;有事做,人生就避免了空虛與無聊,而變得充實起來;能愛人,人生就有了情趣,不枯燥。有希望,有事做,能愛人,做到這三點,你的生命必將繽紛多彩。
等待戈多:於無望中等待希望
為什麼在我們年輕時我們麵前的生命之路總是顯得無比漫長呢?
因為我們不得不找尋空間塞滿我們無限的希望。希望帶來美好,美好的希望更是讓人激動,讓人無限向往。希望是人們生活的動力和依靠,它讓會思考的生命去奮鬥、拚搏,讓人生變得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