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談 不學詩無以言·明詩(1)(1 / 1)

第二談

不學詩無以言?明詩

一個人不歡喜詩,何以文學趣味就低下呢?因為一切純文學都要有詩的特質。……詩比別類文學較謹嚴,較純粹,較精致。不愛好詩而愛好小說戲劇的人們大半從小說和戲劇中隻能見到最粗淺的一部分,就是故事。……詩是培養趣味的最好的媒介,能欣賞詩的人們不但對於其他種種文學可有真確的了解,而且也決不會覺得人生是一件幹枯的東西。

朱光潛《談讀詩與趣味的培養》

1.詩的本質

進行詩詞創作,先得明白什麼是詩,即什麼是詩的本質。不然,寫什麼詩呢。艾青說:“假如是詩,無論用什麼形式寫出來都是詩。假如不是詩,無論用什麼形式寫出來都不是詩。”艾青.詩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無論用什麼形式”--應該包括分行的,不分行的,自由的,格律的,漢語的,外語的,新詩的,詩詞的,等等。

討論詩的本質,視野應該更寬一些,即不要局限於詩詞。對於詩詞寫作者,這樣做是有好處的。說到詩的本質,又記起幾十年前讀過希克梅特的一首詩的開頭,這詩讓人過目不忘:

我是一個詩人

我懂得詩的本質

我不喜歡談論天藍的顏色

我最喜歡的詩篇是--《反杜林論》

雖然《反杜林論》並非詩篇,但希克梅特卻的確是一個詩人--就憑他那激情的、感性的、新穎的、獨特的、有滋味的表達,就可以認定。“天藍的顏色”是個符號,表示司空見慣的東西,《反杜林論》表示詩人的階級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