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內分泌失調所致不孕 (4)(1 / 3)

第五章

內分泌失調所致不孕

(4)

3.B型超聲波監測排卵

B型超聲波監測無創傷,對生殖細胞無害,可以連續動態觀察卵泡發育。陰道B超可測出5mm直徑卵泡。自然排卵周期第5~7天可檢測出一組小卵泡,第8~12天發展成優勢卵泡,直徑可達10mm,以後優勢卵泡以每天2~3mm的速度增大,逐漸發展成成熟卵泡。

成熟卵泡的B超特征:卵泡直徑>17~18mm;卵泡液增多,卵泡位於卵巢邊緣,邊界清,透亮度好;多數卵泡可見卵丘結構;卵泡周圍出現透聲環。

排卵的B超特征:80%表現為卵泡消失,數小時內卵泡明顯變小,壁厚塌陷,不規則;卵泡內出現密度較高的光點,邊緣不連續或呈鋸齒狀,提示血體,繼續監測可見黃體影像;20%排卵出現陶氏腔積液。

4.陰道脫落細胞塗片檢查

排卵型當黃體功能不全時,陰道脫落細胞檢查可見細胞堆積,皺襞不佳現象;無排卵者,陰道脫落細胞檢查無正常周期變化,伊紅指數無規律性波動及無堆積襞襞現象;如為黃體萎縮不全時,陰道脫落細胞檢查無特殊變化。

5.宮頸黏液結晶檢查

通過觀察黏液量、性狀、拉絲試驗、羊齒狀結晶以及宮頸外口擴張鬆弛狀態進行診斷。可應用Insler宮頸評分法。宮頸黏液在有排卵周期中受血E2及P影響。

6.血E2、LH、P測定

可放射免疫法動態測定排卵情況。依據血中E2、LH、P峰值情況判斷排卵日期。血E2峰值≥400pg/ml,其後24~48h排卵。血LH排卵前高峰達40~200U/L,尿LH峰值≥40U/L。黃體中期血P≥4ng/ml提示有排卵。

7.腹腔鏡、宮腔鏡、碘油造影

對卵巢腫瘤患者協助診斷,了解宮腔情況,除外子宮病變。

8.除外全身性疾患

進行血常規、血沉、血小板、出凝血時間、肝腎功能等檢查。伴有肥胖、多毛、消瘦等時,應測定血糖、激素,包括垂體激素、卵巢激素、甲狀腺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尿17-酮、17-羥類固醇等。

【診斷與鑒別診斷】

(一)診斷

1.根據年齡、子宮出血情況以及婦科檢查排除器質性病變後可初步確診。

2.以子宮內膜或組織病理檢查,結合輔助檢查進一步明確診斷。

(二)鑒別診斷

1.生殖係統炎症

常有陰道分泌物的改變,有時夾雜有血性分泌物,伴有腹痛腰酸等症,但月經正常。

2.與妊娠有關的不規則出血

不全流產、葡萄胎、宮外孕等可通過詳細追問病史及有關妊娠的檢查結果來診斷。

3.子宮肌瘤

可有月經的改變,通過輔助檢查確定肌瘤的存在,從而明確診斷。

【治療】

(一)中醫辨證治療

1.腎陽虛

主症:婚久不孕,經血非時而下,經來量多或淋漓不盡,色質清淡,畏寒肢冷,麵色晦暗,小腹寒,腰腿酸軟,小便清長。舌質淡胖,苔薄白,脈沉細。

治法:溫腎補陽,暖宮種子。

方藥:右歸丸去肉桂、當歸。

山藥10g,製附子10g,枸杞子10g,熟地黃10g,杜仲10g,山茱萸10g,鹿角膠10g,菟絲子10g。

加減:若出血量多,無塊,色淡,加仙鶴草、黨參、煆龍骨、阿膠;出血量多,色黯有塊,加乳香、沒藥、五靈脂;兼浮腫納差,四肢欠溫者,加黨參、白術、炮薑、砂仁。

2.腎陰虛

主症:婚久不孕,月經先後無定期,出血量多或淋漓不盡,血色鮮紅而質黏稠,兩顴潮紅,頭暈耳鳴,腰膝酸軟,五心煩熱。舌質紅,少苔,脈細數。

治法:滋腎益精,止血調經。

方藥:左歸丸。

熟地黃15g,枸杞子15g,山藥15g,菟絲子15g,山茱萸、鹿角膠各10g,龜板膠10g,川牛膝15g。

加減:若出血量多,加仙鶴草、烏賊骨;頭暈目眩,咽幹者,加女貞子、棗仁、製何首烏、煆牡蠣,若伴心煩、寐差,加五味子,夜交藤。

3.血熱

主症:經血非時而下,或經來先期,或淋瀝日久不盡,血色深紅質稠,口渴煩熱,或有發熱或少腹疼痛,或正直暑熱之季,小便黃大便幹燥。舌紅,苔黃,脈洪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