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內分泌失調所致不孕
(6)
2.消囊回春丸
炮穿山甲100g,生水蛭60g,三棱、白術、白芥子各30g,肉桂20g。上藥共研粉末,黃醋為丸,每次服4.5~6g,2/d,1個月為1個療程。間隔7d再進行下1個療程。
3.澤蘭讚育湯
澤蘭、香附、焦白術、當歸、覆盆子、枸杞子各15g,益母草30g,蒲黃、王不留行、柴胡、菟絲子各10g,五靈脂9g,烏藥12g,黃芪20g,沉香8g。水煎服。
4.消囊孕子湯
當歸、丹參、益母草、牡丹皮、生地黃、熟地黃各12g,白芍、綠萼梅各9g,失笑散15g,夏枯草24g,甘草5g,大棗7枚,水煎服,停經時服,經期停用。
(五)針灸療法
1.體針
(1)針法1
取穴:腎俞、三陰交、關元、子宮。
操作:中、強度刺激,留針20min,1個月為1個療程,連續3個療程。
(2)針法2
取穴:子宮、關元。
操作:月經周期第14天基礎體溫未上升者,開始針刺誘發排卵,1/d,連續4d。留針15min。
2.電針
取穴:關元、子宮、三陰交、肝俞、腎俞、脾俞。
操作:於末次月經第5天開始進行針刺治療,1/d,每次30min,電針儀刺激,刺激頻率維持3Hz,強度以患者能一般忍受,不過度為原則。連續15d,3個月經周期為1個療程。
(六)西醫治療
1.降低體重
為治療的基本原則,體重下降5%可減輕高雌激素症狀,同時有利於不孕症的治療,並可預防遠期並發症。
2.合並不孕
促排卵治療首選氯米芬,用藥方法同前所述;雌-孕激素序貫法以月經第5天口服己烯雌酚1mg,1/d,連續20d,最後5d加用黃體酮或甲羥孕酮,1/d,連續5d,以達到周期性替代治療。
3.手術治療
可采用雙側卵巢楔形切除術。
(七)其他療法
1.灌腸療法
藥物組成:鹿銜草15g,三棱、莪術、土貝母各10g,敗醬草30g。
用法:加水煎二次去渣得濾液200ml,保留灌腸,1/d。
2.熱敷療法
藥物組成:川芎、乳香、沒藥、血竭各30g,牡丹皮、紅花、三棱、莪術各20g,川續斷、五加皮、當歸、透骨草、丹參各50g。
用法:共研細末,紗布包,蒸熱敷少腹,1/d,每次30~60min,20d為1個療程。
第四節
高催乳素血症
【概述】
催乳素(PRL)是維持妊娠黃體、刺激乳腺組織生長和產生乳汁、促進胎兒生長發育的激素,下丘腦對垂體泌乳素的調控主要起抑製作用。高催乳素血症育齡婦女,血中催乳素水平高於正常值,臨床表現與催乳素分泌異常有關,如閉經、溢乳、月經過少與稀發、黃體功能不全以及卵泡功能失調等。
【病因與發病機製】
高催乳素血症由於功能性高催乳素血症或藥物因素的影響、原發性甲狀腺功能減退、局部因素或與垂體窩有關的因素如垂體腫瘤、空蝶鞍、垂體柄創傷等引起。
顱內腫瘤尤其是垂體泌乳素細胞腺腫瘤或甲狀腺功能異常或某些藥物等影響,造成下丘腦泌乳素抑製因子分泌減少或泌乳激素釋放因子分泌增加,進而引起泌乳激素分泌增多或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升高而使血中泌乳素升高,通過下丘腦-垂體-卵巢軸造成卵巢功能失調,呈現閉經或月經過少,黃體功能不全,卵泡功能失調,引起不孕。
【中醫病因病機】
中醫把高催乳素血症多歸屬於“乳泣”“閉經”等範疇,對於病因病機有豐富的認識。如漢代張仲景《景嶽全書》說:“產後乳自出……無火而泄不止,由氣虛也。”《竹林女科》論閉經“以乳眾血枯名”。腎-天癸-衝任-胞宮之間平衡是維持正常月經及生育的重要環節。故本病證的發病機製應是以腎虛為主,兼有肝鬱、脾虛等髒腑功能失調的證候。
1.脾腎兩虛
先天稟賦不足,或房勞多產,或久病及腎;後天失於濡養,勞倦傷脾,致脾腎兩虛。腎氣虛,氣化功能受損,精血匱乏,不能下達胞宮,上行則乳汁自溢;脾氣虛則不能運化,血海空虛,則經閉不行。
2.肝氣鬱結
情誌不暢,肝失條達,氣鬱化火或性情急躁,怒氣上逆,則氣血運行失常,乳汁自溢,氣鬱血閉故閉經。
3.痰濕阻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