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內分泌失調所致不孕 (6)(2 / 3)

肥胖之體易生痰濕或飲食不節,喜食膏粱厚味,痰濕內蘊,經絡阻滯,衝任不通,氣血逆亂,而見經閉不行。

4.氣血虛弱

素體虛弱,或久病傷氣耗血,或因墮胎、小產,氣血受損,氣虛失約,則乳汁自溢;血海空虛,則經閉不行。

【臨床表現】

(一)症狀

1.不孕

伴有高泌乳素血症患者中常患原發不孕,多因排卵功能障礙,造成不孕。

2.月經失調

長期閉經,閉經期限可自數月至十餘年不等,或為原發性閉經,或月經稀發。

3.溢乳

可持續性溢乳,或間斷性溢乳,亦可擠壓乳房時才有少量乳汁滴出。溢乳期限可長達數月至數年。

4.圍絕經期症狀

麵部陣發性潮紅,性情急躁,性欲減退,陰道幹澀,性交困難等。

5.其他症狀

並有較大的垂體腫瘤,或腫瘤已壓迫交叉神經的可出現頭痛、複視、偏盲、視力減退等,如伴有其他疾病時,可出現甲狀腺功能減退、肢端肥大症或庫欣綜合征等症狀。

(二)體征

可見乳房高度脹滿,充血,或自發性溢乳,或擠壓後可見乳汁樣液體外流,原發性甲狀腺功能低下所致者,可見不同程度的黏液性水腫表現。

【輔助檢查】

1.卵巢功能檢查

包括連續陰道塗片、宮頸黏液、基礎體溫以及血清雌二醇含量放射免疫測定,本病患者多顯示無排卵及雌激素水平低下。

2.血清學檢查

包括測定FSH、LH與PRL水平。PRL>25μg可確診高泌乳素血症,測血PRL對早期發現微腺瘤有重要意義。

3.影像學檢查

可行常規蝶鞍片檢查,或蝶鞍區斷層或CT、MRI掃描檢查。主要是協助診斷垂體腫瘤。

【診斷與鑒別診斷】

(一)診斷

1.非產褥期婦女閉經的同時,伴有或不伴有泌乳現象,大多數患者有PRL持續增高,可診斷高催乳素血症。

2.結合實驗室檢查及輔助檢查可進一步明確診斷。

(二)鑒別診斷

高催乳素血症患者在閉經、不孕的同時,常伴發泌乳現象,須與乳腺癌鑒別。乳腺癌多表現為單側乳房有腫塊,有少量血性分泌物溢出,患者常無自覺症狀,多在查體時發現。

【治療】

(一)中醫辨證治療

1.脾腎兩虛

主症:月經停閉或月經量少,不孕,溢乳,頭暈耳鳴,神疲乏力,腰膝酸軟,手足欠溫,納少便溏。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

治法:健補脾腎,填精攝乳。

方藥:青娥丸合右歸丸加減。

補骨脂10g,胡桃肉10g,杜仲10g,熟地黃12g,當歸12g,山藥12g,枸杞子15g,山茱萸10g,菟絲子9g,製附子6g,肉桂9g,鹿角膠9g。

加減:若伴經閉肝鬱者,加川芎、何首烏、丹參;痰盛者,加蒼術、茯苓、法半夏。

2.肝氣鬱結

主症:月經減少或閉經,乳汁自溢,胸脅脹痛,煩躁易怒,失眠,乳脹。舌質黯,苔薄白,脈弦。

治法:舒肝解鬱通經。

方藥:柴胡舒肝散。

柴胡10g,陳皮10g,白芍20g,枳殼10g,炙甘草6g,川芎10g,香附12g。

加減:若胸脅乳房脹痛,加延胡索、川楝子;經閉不行,加牛膝、益母草;肝鬱化火,加牡丹皮、川楝子。

3.痰濕阻滯

主症:月經稀發,甚或經閉不行,溢乳,體胖,不孕,胸悶乳脹,頭重如裹。舌黯淡,苔白膩,脈滑。

治法:燥濕祛痰,化血通經。

方藥:蒼附導痰丸。

蒼術15g,香附10g,天南星10g,枳殼10g,茯苓10g,半夏10g,陳皮12g,甘草6g,生薑10g,神曲10g。

加減:經閉者,加川芎、當歸、益母草;乳房脹痛甚者,加延胡索、鬱金;痰濕日久化熱者,加瓜蔞、竹茹。

4.氣血兩虛

主症:閉經,溢乳,色清質稀,頭暈目眩,神疲乏力,麵色不華或白,心悸氣短。舌淡,苔薄白,脈細無力。

治法:益氣養血調經。

方藥:聖愈湯。

黨參15g,黃芪15g,當歸12g,川芎9g,生地黃、熟地黃各10g,白芍12g。

加減:若經閉不行者,加雞血藤、香附;伴失眠者,加遠誌、柏子仁、五味子;神疲乏力、氣短者,加炙升麻、黃精。

(二)常用中成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