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匱腎氣丸
適用於腎氣虛患者。每次1丸,2/d。
2.七製香附丸
適用於肝鬱氣滯患者。每次20粒,3/d。
3.附子理中丸
適用於脾陽虛患者。每次1丸,2/d。
4.六味地黃丸
適用於腎陰虛患者。每次1丸,2/d。
(三)單方驗方
1.滋陰養血湯
麥門冬、何首烏、雞血藤各15g,柏子仁12g,生地黃、熟地黃各20g,山藥、山茱萸、女貞子、枸杞子各10g,阿膠(烊化)、龜板膠(烊衝)各9g,遠誌6g,炙甘草5g。水煎服,每天1劑。
2.加減六子湯
當歸、全瓜蔞、菟絲子、枸杞子各12g,炒白芍、白芷、山茱萸、女貞子、黨參各10g,金櫻子15g,五味子、五倍子各6g。水煎服,每天1劑。
3.加減肉蓯蓉絲子丸
菟絲子、覆盆子、熟地黃、黃芪各12g,肉蓯蓉、枸杞子、桑寄生、當歸各10g,艾葉、紫河車粉(吞服)各6g,水煎服,每天1劑。
4.健脾益腎湯
黃芪15g,炒白術、菟絲子各12g,茯苓、仙靈脾、巴戟天、鎖陽、當歸、何首烏、五倍子各10g,陳皮6g,水煎服,每天1劑。
(四)針灸療法
1.體針
取穴:足三裏、關元、腎俞、三陰交、命門。
操作:1/d,每次15~20min,10d為1個療程。
2.耳針
取穴:卵巢、子宮、內分泌、腎。
操作:中等刺激,每次取穴2~3個,留針15~20min,1/d,經前、經後各針灸1周。
3.溫針灸
取穴:乳根、膻中、期門、天池。肝氣鬱結加足臨泣、太衝、少澤。脾腎陽虛加脾俞、關元、足三裏、豐隆。肝腎陰虛加肝俞、腎俞、三陰交、太溪。
操作:溫針灸。留針30min,隔天治療1次,1個月為1個療程。均可配合耳穴治療。
(五)西醫治療
1.病因治療
由原發性甲狀腺功能低下引起的,可用甲狀腺素替代療法;由藥物引起的,須停藥後症狀自然消失;如為垂體腫瘤所致者,可手術治療。
2.藥物治療
首選溴隱亭,每次2.5mg,1/d,口服,連用1周。如無不良反應,可增至2/d,連用1個月。複查血PRL水平,調整溴隱亭劑量,最大劑量為每天7.5mg,連用3~6個月。高泌乳素血症引起的無排卵可用氯米芬配合溴隱亭治療。適應證有:有微小腫瘤而希望妊娠者;腫瘤有浸潤,手術難摘除者;腫瘤切除後血中催乳素不見下降者。
(六)其他療法
1.陰道納藥療法
藥物組成:生地黃5g,胡椒3g,土茯苓15g,茜草10g,萹蓄6g,巴豆仁1g。
用法:共研細末,調後納入陰道內,5~6次即可行經。
2.敷臍療法
藥物組成:肉桂、細辛各30g,白芷、小茴香、紅花各40g,當歸30g,益母草60g,延胡索35g。
用法:水煎濃縮呈流浸膏狀,加入適量的95%乙醇的乳香、沒藥液,烘幹後研末加樟腦少許,封瓶備用。每次取9g,酒調成糊狀,外敷臍上,固定,連續3~6次。
3.熱敷療法
藥物組成:當歸、益母草、透骨草、片薑黃各120g,川芎、乳香、沒藥、紅花各60g,蠶砂30g。
用法:共研末,分成2包,紗布包蒸15~30min,熱敷小腹,1/d,20d為1個療程。
(楚
偉
崔
麗
朱紅麗
張建濤)
參考文獻
1張麗珠.臨床生殖內分泌與不育症.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367
2羅頌平,梁國珍.中西醫結合生殖免疫與內分泌學.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4:85
3裴
林,劉亞欣.不孕不育症.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4:79
4孔
立.不孕不育單驗方大全.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8:64
5羅麗蘭.不孕與不育.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182
6劉鳳雲.月經失調的中西醫診斷與治療.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001:37
7範思行.不孕不育最新專方專著768.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