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父親的心情可以理解,但這位員工因此忘記了自己電話員的職責,她也沒有料到,由於離開十來分鍾,會帶來這樣的後果。
更沒有想到的是,賓館本來準備提拔這位服務員當主管的。
但因為這一事件,她不僅沒有得到提拔,反倒被重罰。
無獨有偶,在一報紙上也刊登了一個關於電話的有名故事:
聯合國某部門曾經要在英國倫敦召開一次會議,籌備組人員、挑選了幾家大酒店,準備包下其中的一家作為會議的場所。經過一次次的對比、篩選,最終籌備組人員把目光鎖定在兩家酒店,準備從中挑選一家。
籌備組的工作人員分別給這兩家酒店打去電話,打第一家酒店的電話時,話鈴響了4聲還沒有人接。於是,籌備組工作人員立刻將電話掛了。
給第二家酒店打電話時,電話鈴剛響就有人接聽,熱情洋溢的聲音讓籌備組人員倍感親切。於是,這次承包會議的機會給了第二家酒店。
落選的酒店得知消息後很是意外,因為不管論資曆還是論實力,自己都遠遠超過中選的那一家。於是酒店的負責人想辦法聯係到了有關部門,打聽落選的原因。
當負責人獲知原因僅僅是因為晚接了電話時,十分懊悔。一查,原來當時有一位推銷員到酒店推銷一種時尚的化妝品,值班的電話員到門口去看化妝品了。
結果,正是在離開的這幾分鍾,正好聯合國會議籌備組的工作人員打來了電話。負責人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不僅批評了有關員工,還進行了一係列的整改,明文規定,辦公室電話鈴響3聲之內必須有人接聽。
電話響了1聲就有人接和響了4聲還沒有人接,這中間僅僅差了幾秒鍾的時間,但一個重要的機會就這樣錯過了。
電話響了3聲還沒有人接,對於在崗位上的接線員來說,可能正好開了一個小差,或是手頭恰好有別的事情,但是給外人的感覺,卻是這個公司很鬆散。
不要以為平時一貫的表現可以代表一切,那隻是基礎功夫,而真正關鍵的時刻可能僅僅是幾分鍾甚至幾秒鍾。如果錯失了這幾分鍾或幾秒鍾,平時的所有努力可能都會白費。
20世紀80年代,拉特納通過一係列宣傳手段和收購活動使自己的企業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珠寶品牌之一。但1991年,拉特納卻因為一句話而將自己的品牌摧毀。
在給倫敦董事學會的演講中,拉特納說,他的品牌成功的秘密就是它的許多珠寶“完全是垃圾”,他還開玩笑說,拉特納耳環的壽命有可能不會超過馬莎百貨公司的三明治。
雖然這讓演講室裏充滿了笑聲,但拉特納的投資者和消費者卻不認為它是笑話。此後不久,他公開承認說錯了話,說他所指的僅僅是極少的幾件珠寶,但已經晚了。
現在拉特納品牌已經成為“垃圾”產品和對消費者缺乏尊重的代名詞。公司的股票價格從3英鎊跌至不足8便士,消費者信心跌落,集團大幅虧損。
倫敦英特品牌集團公司代理董事會主席湯姆·布萊克特說:
“消費者會因為購買了它的產品而感覺非常難堪和羞辱,拉特納已經不可能重現輝煌了。”
一個原本龐大的公司,就因為台上的一句錯話而從此前途黯淡。不管它從前有過什麼樣的原始積累,也不管它從前有過怎麼樣的輝煌,因為關鍵的一分鍾出了差錯,一切就都宣告失敗。
常言道:“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當一個演員登台演出時,我們會為他精湛的表演而大聲喝彩,但很少想到他在台下要花費多少精力和汗水。
可如果他在台上的演出出了差錯,觀眾在發出“噓”聲的同時,更不會想到他在台下的努力與奮鬥。
這是一個略顯殘酷的事實,可誰也不能否認:世界就是這個樣子。你展示給眾人的結果是什麼樣子,就是什麼樣子,沒有人會去在乎過程,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我們在執行工作中,一定要把握住在台上關鍵的那一分鍾!
少關注“我做了什麼”,
多問問“我做到了什麼”。
做事並不難,人人都在做,天天都在做,難的是將事做成;做事隻是基礎,隻有將事做成,才算做到了,執行也才算完成。
近些年,無論在機關單位,還是企業組織,許多人都在推崇“西點精神”,什麼是西點精神?如何理解自己的西點精神?西點精神對我們有什麼啟示?這些是我們應該要正確認識的。
我們還是先從西點(也就是美國西點軍校)的一個傳統說起吧。
在西點,凡是遇到軍官問話,隻能有四種回答:“報告長官,是”,“報告長官,不是”“報告長官,不知道”“報告長官,沒有任何借口”。
在我多年研究西點準則的日子裏,我不斷地體會這四種回答的真正含義。最終我體會到,在這四句話中,每一句話都是很重要的,每一句都有它深刻的含義。在回答問題時,西點要求每個學員隻能用這種要麼肯定要麼否定的方式回答,它實際上告訴學員:你要為你的回答負責,為你所做的一切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