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一定照辦”是應該的,一味照辦是愚蠢的——不折不扣執行並不排斥創造性(2)(3 / 3)

鄭裕彤的故事就說明了這個道理。

曾名列香港富豪榜第三位的鄭裕彤集“珠寶大王”、“地產大鱷”、“酒店巨子”等頭銜於一身,是香港金行龍頭老大“周大福”的掌門人。

20世紀50年代,他涉足房地產,收獲頗豐。他興建、收購、管理的酒店有百餘家之多,形成了一個環球酒店王國。在商界,他因敢作敢為,決策大膽,被稱為“鯊膽大亨”。

鄭裕彤之所以能有今天的發展,是因為他付出了努力,也正是因為這些努力讓他有了更多成功的機會。

1925年8月26日,鄭裕彤出生於一戶貧寒的家庭。為了養家糊口,小學畢業後,鄭裕彤就走上了打工的道路。

1940年,15歲的鄭裕彤便到父親的朋友周至元所開的“周大福金鋪”去當學徒。他從雜役幹起,每日早早趕到金鋪掃地、抹灰、倒痰盂、洗廁所。等弄停當了,其他夥計才姍姍而來,開鋪門做生意。那時,在店裏做事的夥計都希望自己將來有朝一日能出人頭地,鄭裕彤也不例外。但鄭裕彤與一般的夥計不一樣,他執行老板安排的任務時特別愛動腦筋,想事情總會比別人想得更多。

一天,周老板派鄭裕彤去碼頭接一位香港親戚。這時候,有一位南洋僑商上碼頭後,就向人打聽上哪兒能兌換港幣。鄭裕彤靈機一動,就走上前說周大福金鋪可以兌換,價格也最公道,隨即,鄭裕彤就把這位僑商帶進了周大福金鋪,之後又趕回碼頭接香港來的東家親戚。鄭裕彤的這一舉動得到了周老板的肯定。

還有一次,夥計們開工好一會兒了,鄭裕彤才氣喘籲籲地跑進來。周老板就嚴厲地責問他:

“你從哪裏來?為什麼遲到了?”

“我看人家珠寶行做生意去了。”

周老板好奇地望著這個小夥計,忍不住問他:

“那你說說,你看出什麼名堂沒有?”

“我看別人家的生意比我們店裏做得精明,隻要客人一踏進店門,店裏的老板、夥計總是笑臉相迎,有問必答;無論生意大小,一視同仁;即使這回生意做不成,但給人家留下了一個好印象,下回還會光顧!”

周老板聽了之後十分高興,他當然明白,這些都是經商的訣竅,能從一個小學徒口中說出來,就更加難能可貴了。他沉吟片刻,又問:

“就是這些了?”

“當然還有,店鋪一定要選取在生意旺地,門麵要裝潢得新穎別致,珠寶行和金鋪更要豪華氣派,不能簡陋。”

鄭裕彤這一席話使老板從此對他另眼相看,認定這個小夥計將來會有前途。從那以後,周老板總是有意識地培養鄭裕彤,提拔他當店裏的主管,使他能施展才華,並且還把女兒嫁給了他。

後來,鄭裕彤的機會來了。1945年,周老板讓鄭裕彤到香港大道開設了一家分店。

為了顯示出周大福金鋪的富貴氣派,鄭裕彤幾乎跑遍了香港所有的金銀珠寶行,集各家所長後,推出了一流的裝修。不久,分店的經營就走上了正軌,營業額也日的月升。後來,周老板便把經營權全部交給了鄭裕彤。至此,周大福金鋪實際上已經是鄭裕彤獨掌大旗。

在鄭裕彤的經營下,現在的周大福已經成為珠寶行和金鋪的代名詞。這不僅僅是周大福的成功,更是鄭裕彤的成功。

但是,如果鄭裕彤也像其他員工一樣,在執行中隻是埋頭苦幹的話,他是不可能有這麼大的發展機會的。這就是優秀員工與普通員工的差別所在。

普通的員工,隻是執照固有模式去執行,而這種工作態度是不可能讓他有很大發展機會的。

優秀的員工,總是在執行中善於創新,而創新也會賦予他更多的發展機會。

張華於1983年參加工作,被分配到長城潤滑油公司的軍工車間,工作期間,她參加了尖端軍工用油的開發與生產。因工作需要,張華後來被調到產品標準化管理崗位工作。這期間,她先後參加和組織起草了多項國家軍用標準,並參加了石化產品軍用標準化實施效益調研工作。

幾年來,張華不僅從事技術和項目管理工作,還參加了國防化工“十五”規劃的編製工作,並成為國家重點項目的負責人。無論是在科研生產崗位,還是在管理崗位,張華都一直以積極創新的精神不斷探索。也正是因為她的不斷創新,讓領導者一次又一次地把機會給予了她。

由於在工作中表現突出,張華於2000年和2001年兩次被評為公司的“先進生產者標兵”,並於2001年獲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2003年張華擔任了中國石化潤滑油公司的副總工程師,負責計劃和供應工作。她組織執行公司的滾動計劃,積極創新使企業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為此她榮獲了中國石油化工股份公司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二等獎。

員工發展的機會,得益於與時俱進、積極進取的創新精神。隻有創新型的員工才能為自己贏得更多的機會,才能在單位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