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節 第64章(1 / 2)

所謂彈性預算,是企業在不能準確預測業務量的情況下,根據本量利之間有規律的數量關係,按照一係列業務量水平編製的有伸縮性的預算。隻要這些數量關係不變,彈性預算可以持續使用較長時期,不必每月重複編製。彈性預算主要用於各種間接費用預算,有些企業也用於利潤預算。

1.彈性預算的特點

一個生產製造部門製造費用的彈性預算。它和按特定業務量水平編製的固定預算相比,有兩個顯著特點。

(1)彈性預算是按一係列業務量水平編製的,從而擴大了預算的適用範圍。就提供的資料來說,若僅按600直接人工小時來編製,就成為固定預算,其總額為2000元。這種預算隻有在實際業務量接近600小時的情況下,才能發揮作用。如果實際業務量與作為預算基礎的600小時相差很多,而仍用2000元去控製和評價成本,顯然是不合適的。分別列示了5種業務量水平的成本預算數據。根據企業情況,也可以按更多的業務量水平來列示。這樣,無論實際業務量達到何種水平,都有適用的一套成本數據來發揮控製作用。

(2)彈性預算是按成本的不同性態分類列示的,便於在計劃期終了時計算“實際業務量的預算成本”(應當達到的成本水平),使預算執行情況的評價和考核,建立在更加現實和可比的基礎上。

如果固定預算是按600小時編製的,成本總額為2000元。在實際業務量為500小時的情況下,不能用2000元去評價實際成本的高低,也不能按業務量變動的比例調整後的預算成本1666元(2000x500÷600),去考核實際成本,因為並不是所有的成本都一定同業務量成正比例關係。

如果采用彈性預算,就可以根據各項成本同業務量的不同關係,采用不同方法確定“實際業務量的預算成本”,去評價和考核實際成本。例如,實際業務量為500小時,運輸費等各項變動成本可用實際工時數乘以單位業務量變動成本來計算,即變動總成本為650元(500x0.2+500x1+500x0.1)。固定總成本不隨業務量變動,仍為400元。混合成本可用內插法逐項計算:在500小時處在480小時和540小時兩個水平之間,修理費應該在490元和544元之間,設實際業務的預算修理費為x元,則:

x=508(元)

油料費用在480小時和540小時的水平時均為220元,在500小時的水平當然也應為220元。可見:

=1778(元)

這樣計算出來的預算成本,比較符合成本的變動規律,用以評價和考核實際成本,比較確切並容易為被考核人所接受。

2.彈性預算的編製

編製彈性預算的基本步驟是:選擇業務量的計量單位;確定適用的業務量範圍;逐項研究並確定各項成本和業務量之間的數量關係;計算各項預算成本,並用一定的方式來表達。

編製彈性預算,要選用一個最能代表本部門生產經營活動水平的業務量計量單位。例如,以手工操作為主的車間,就應選用人工工時;製造單一產品或零件的部門,可以選用實物數量;製造多種產品或零件的部門,可以選用人工工時或機器工時;修理部門可以選用直接修理工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