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節 第65章(1 / 2)

傳統的管理關注時間研究、動作研究以及技術的運用,從而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以泰勒的科學管理產生為標誌,企業強調“以規章製度為本”,專注於機械的、非人性化的管理,而對企業中的人缺乏深度研究,其結果是不能充分發揮人的能動性和創造性。傳統經濟學理論中也將資本、土地、設備認為是最重要的財富價值創造資源,未將人力列入其中。但是對於人這一項重要生產要素的研究,在早期的經濟與管理理論中已經存在一些非係統研究,在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和阿爾弗雷德·馬歇爾的《經濟學原理》中提到,在各種資本投資中,對人本身的投資是最有價值的。企業普遍接受人力資源是企業運作過程中至關重要的資源是基於人力資本理論的提出,貝克爾的《人力資本:特別關於教育的理論與經驗分析》(1964)成為現代人力資本理論最終確立的標誌,在其中提到人的知識、能力、健康等人力資本的提高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遠比物質資本、勞動力數量的增加重要得多,1929年到1957年,美國教育投資對經濟增長率的貢獻是33%。人力資源管理成為企業眾多職能管理中的新熱點。

人力資源管理改變了過去的管理理念,將人力資源視為組織的一種重要資源,成為組織戰略決策的重要輔助者、信息提供者,人力資源管理重視企業績效與個人績效的結合,通過建立與戰略相匹配的組織結構,合理安排崗位與人員的匹配,從而通過績效考核體係與薪酬體係的激勵影響員工的具體行為,產生最優結果,提升企業以及部門績效,達到公司競爭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從戰略人力資源管理角度出發,人力資源係統中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模塊:組織設計與組織分析、工作設計與工作分析、人力資源規劃、人力資源開發、績效管理、薪酬管理。通過這些模塊的相互作用以及提升,將人力資源合理的與企業其他資源有效結合,通過人力資本特有的屬性,即創新性、再生性等各種與物質、資本的屬性區別,呈幾何級的實現公司利潤最大化,保證公司低成本下最大的產出。以成本控製為目標,通過這一目標的實現考察人力資源係統中各個模塊具體運行中如何保證該目標的實現,以下是人力資源管理各個模塊與成本控製的相互關係。

(1)組織分析以及組織設計模塊與成本控製的關係。組織是實現目標的實體平台,根據製度經濟學的研究,組織運行中存在交易成本。企業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在這種組織中所有的內部交易帶來的成本低於市場交易行為引發的成本,即組織運行也存在成本,這一成本的高低決定於組織之間的替換。企業作為一種以獲取利潤為主要目標的組織,其運行存在成本,這一成本的底線是不高於市場交易成本的,一旦企業中的運行成本高於市場,其帶來的後果是業務的外包或者企業的倒閉。因此企業組織成本的控製成為人力資源體係中重要的思考出發點。組織分析與組織設計從根本上而言是,降低企業的製度運行成本,提升企業的效率以及對市場的反應速度。合理的組織分析與組織設計必然會降低成本,實現企業成本控製的目標。

(2)工作分析與工作設計與成本控製的關係。工作分析涉及企業內部的崗位編製,具體崗位價值評估等各個要素,從廣義的運營管理角度來看,工作分析不僅包括了崗位個體的研究,也注重崗位之間的相互聯係,即企業內部的各種流程。工作崗位是企業組織中的基本單元,企業組織的運行成本必然由工作崗位的成本構成,工作崗位以及工作流程所造成的成本擴大,必定會給企業整體成本帶來壓力,因此企業組織的成本控製最終依賴於工作分析與工作設計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