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麵上看,無非是個估價問題,而事實上,給股票估個價,其實很有難度。
方銳還在念大學時,聽過一個著名的企業並購專家的講座。當時他提出了一個很實在的問題:“您參與收購了那麼多的企業,企業的價值到底是怎樣算出來的?”
換句話說:“你怎麼知道一家公司值多少錢?”
再直白點:“你怎麼知道一家公司的股票應該值10元錢,而不是12元錢?”
那位企業並購專家回答既係統又辨證,論述有理有節,結論也很實在:“如果真要我對一支股票給出明確估值,真對不起,我不知道。不是我職業操守特別強,而是我真的不知道。如果知道,我就不會忙著在這兒講企業並購問題專題講座,而是跑去炒股票了。”
一支股票價值到底怎麼個“估”法呢?也很簡單,隻要“隨行就市”就行。隻要有人敢炒,就算高到了令人瞠目結舌的地步,也會有相應的研究報告出來,證明這個價格是完全合理的。黑格爾有一句名言“存在即為合理”,金融機構隻會關心那個“存在”,至於“合理”,“研究研究”就可以了。
清晨,凱旋門大酒店包廂。
方銳已經等了很久,等呂國華和關水軍。關水軍先進來,掛著招牌式的笑臉,隻是臉沒有上次那麼油,但也好不到哪裏去,略微帶點水分,呈深黑色,就像海灘上被太陽曬幹了的沙子偶爾被浪花拍過一兩次。呂國華一坐下,還來不及用茶水洗杯盤碗筷,劈頭劈腦把服務員叫來,要了一籠粉果、一碟打冷、一支凍蟹和一瓶紹興加飯酒:“各位要點什麼,自便,我還沒吃早飯。”
方銳笑問:“怎麼?一大早就喝酒?”
“飲早茶,喝早酒,這是我們南方人的習慣,有什麼不妥嗎?”說完,一隻螃蟹在他嘴裏被斬了首,另一隻螃蟹來不及丟盔卸甲,也被叉成兩截。
關水軍一句話打破這種尷尬局麵:“好了,我再叫一桌菜,我們兩個也陪你喝。”
方銳提議:“好了,好了,我們還是談正經事。”
關水軍很賣乖:“近兩年來,房地產市場催生了那麼多的富豪,就我還在原地打轉。說來不怕你笑,我到現在,靠賣自行車還有點盈利,賣樓幾乎沒賺到什麼錢。可是歸根到底,賣自行車還是個微利的買賣,不是長遠之計。”
呂國華很困惑:“我真搞不明白,現在地產開發遍地開花,騎自行車的人越來越少。你怎麼反著來?”
“國華老弟,你有所不知啊!就是因為搞房地產賺錢,所以大家一哄而上,你不是也囤了幾塊地嗎?現在拿地,要搞公開招標,要求開發商項目設計要符合城市規劃。你也不是不知道我以前是幹嗎的,哪有那麼專業。憋氣的是,一些大型國企,在土地拍賣會現場,連標價都沒看清楚,就一個勁舉牌。人家財大氣粗,我哪有那本事?隻是這麼一弄,我們哪裏還有出路?”
有種說法,有三分之一的開發商都在炒地皮,或者說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都在囤地,而不是搞建設。為什麼有這麼多開發商熱衷炒地皮呢?利益是唯一的解釋。囤地行為造成地價上漲。當地價總體上漲時,就會推高相關地皮投標價格,地方財政也會大受其益。這是一個惡性循環:土地囤積造成土地供應減少,物以稀為貴,高地價推高房價,房價上漲推高地價上漲預期,囤積地皮跟著成了“時尚”,地皮進一步被炒高,反過來又推高房價。
普通購房者在規則麵前束手無策,隻能任人宰割,“安居”成了最難以實現的願望,“樂業”也就無從談起,構成了社會一個重大不和諧因素。
“那就改騎自行車了?門口偌大的停車場,擺著的全是小轎車,就你們兩個一人一輛自行車,不怕被人笑話?”
關水軍解釋說:“我們生產的自行車主要是出口的。如今油價飆漲,外國人開車也少了。那邊講究健身環保,在一些西方國家裏,自行車越來越受到歡迎。他們那裏勞動力成本高,生產這玩意劃不來,所以我們才有生意可做。”
“既然如此,就幹你的老本行啊!”
“你說賣自行車?跟些發達國家相比,國內的勞動力成本確實很低,可那越南還有朝鮮的勞動力成本更低。再說,那些老外奢侈慣了,等油價降下來,節什麼能?環什麼保?汽車照開,自行車誰還騎?我是有這個憂患意識的。”
呂國華直截了當把交易條件挑明:“我也不多羅嗦,你把你手上的股票給我,我就把我手上的那塊地給你。至於差額部分,多退少補。”
關水軍猛拍了一下桌子:“痛快,一言為定。方總……”
方銳極力掩飾心中不快:“國華,你還要補給關總8000萬。幹脆這樣,我幫你扛一半。”
這個結果,關水軍很滿意。
兩頭撈錢
時間進入五月,南方傳統雨季到了。起初隻是微雨,時而一點兩點;漸漸的雨越下越密,滴滴水珠宛如頑皮的小動物,玩疲倦了趁勢落地;後來雨越下越老成,仿佛一根根米線絲貫串而下,綿密而且連續不斷。不知這雨天是想照顧城市的排水係統還是自顧保存能量,爆發力讓人失望而耐力持久,大有馬拉鬆的精神,或是馬拉鬆的策略。
五一假期,“NH地產金融論壇”盛大開幕,社會各界人士紛紛前往捧場。這個論壇是由一批業內知名企業和部分媒體人士共同組成的一個相對鬆散的自願結合的論壇,參加的人有地產開發商,投資機構的研究員,近期活躍起來的財經評論人,還包括不少與之頗有淵源的企業領袖。“NH地產金融論壇”的定位是一個公益性的財經論壇,這次已經第十期了。直白點講,“公”是不假,“益”倒未必。這其實是一個舞台,參與的人可以借此作秀,展示演技或許才是這些人真實的目的。
最近幾年,隨著股市和樓市的持續火爆,財富效應越發明顯。在此刺激之下,沒多少人還有心思談論工作,炒股、炒樓,甚至炒茶、炒酒,對人們更有吸引力。此類論壇恰恰適應當前市場需求,充分滿足廣大炒手們的胃口,相關利益集團可以借機宣傳它們需要的“投資思想”和“交易理念”。一些剛起步的金融公司和地產開發商叫不響的招牌也來晃蕩兩下,露把臉,曝個光,好提升知名度。
方銳、吳冰和呂國華也被邀去捧場,這次三個人好好見識了一下這個輿論的發源地。不知道是智慧激蕩,還是謊言流竄,有些言論乍聽起來很有新意,但就是經不起推敲。知名地產商海大炮一向我行我素,不顧中央政府和諧社會建設理念,經常出些奇談怪論見諸網絡報章。平時方銳無意也沒工夫理他,見得多了,就麻木了,可這次的言論更是荒誕。海大炮高調說:“國民收入正在穩步增長,房價以目前的態勢上漲完全合理,我們應該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
中國出現商品房不過10來年的事,他卻搬出幾十年前的工資和現在對比,簡直混淆視聽,豈不知那個時期中國人是不用買房的。再以上海浦東的某著名樓盤為例,該樓盤從2003年發售起,均價已經從當初的6000元上漲到現在的21000元,整整上漲3倍。不知哪位的工資能漲這麼快?房產屬於大宗商品,價格基數很高,即使和工資的水平同等上漲,人民大眾恐怕也難接受。樓盤價格最快上漲速度是以月計,每月能超過1000元,幅度之大,堪比股市的漲停板。哪個行業的工資有這個上漲速度?
世界1000強裏大部分是製造業跟銀行,比如通用電氣、微軟、花旗銀行等等,搞地產的很少。而中國的富豪一半都是搞地產的,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搞地產的是名副其實的中國經濟發展成果的收割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