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六回:一個合格的大老婆是要管理好小老婆的(3 / 3)

所以,正妻對待小妾,除非威脅到她們在家中地位,否則幾乎都不會掛在心上。以王氏為例,她乃太原望族出身,又有少便聰穎的嫡長子傍身,生了長子後確定自己再也無法生育才陸續抬兩房姨娘,隻因為家族禮法下她想替二房綿延更多子息而已。所以對她來說,即全了自己賢惠的名聲又保了自己嫡長子在家中的地位,何樂而不為呢?

許令宛讓紅月拿了備好的分紅打賞給三人,又各送了三人一支雙股赤金芙蓉纏枝發釵。

三人各道了謝。待令宛欲吩咐她們退下去時,隻見趙姨娘上前一步,笑道:“妾身魯鈍,閑來便愛些針鑿之事,日後晨昏定省時莫不得多向夫人叨擾叨擾,望夫人莫要嫌棄。”

晨昏定省,針鑿之事?這倒提醒了她,得找個理由免了姨娘們每日請安。

作為一名起床困難戶,陳圓圓覺得晨昏定省實乃她穿過來後的一大酷刑。幸虧沈老夫人隻需要她們這些做兒媳的請安,但即使是早上六七點的請安,她每晚在這件事情上也會花半炷香的時間給自己做心理建設,用每日叫醒她的不是夢想而是生存給自己洗腦。

所以這姨娘們上趕著給自己請安的禮節那就大可不必了。

況且從剛才來看,這三位姨娘皆是七竅玲瓏腸。論心眼,陳圓圓不覺得自己比得過她們。所以對於她們,少接觸少走動,許令宛身份在這,保持當家主母的威重即可。

心裏打定了主意,許令宛便擱了茶盞,笑而不語。正欲開口時,聽得次間傳來一聲細微的咳嗽。

眼下的三人俱是一震,她們怎麼也沒想到這個時候二爺還在夫人房間內。三人皆是心肝玲瓏之人,二爺此番在這裏,想必便是怕這位年輕的新夫人鎮不住她們,便在一旁靜靜聽著。若是今日她們仗著進府多年又育有子息,言語有不恭謹處,隻怕···

尊卑有序,嫡庶分明,三人知沈二爺的性子,皆誠惶誠恐起來。連剛才還略多嘴的的趙姨娘,此時也呐呐不敢言語。

令宛卻是不知道這些。她在心裏誹謗了好幾句。剛才本已拿定主意,用三位姨娘住的芳菲閣距離遠做筏子,免了每日的晨昏定省,非節日初一十五不用過來請安。沈二爺這麼一出聲,她一時間也拿不準他是什麼想法,難不成他喜歡大老婆小老婆日日在他麵前晃悠,時時檢閱檢閱?

既然已經出了聲,便不好再坐在裏間。隨後沈二爺便拿著書出來,淡淡掃了她們一眼。見令宛不說話,便招來沈老夫人安排的陳媽媽,問:“三位姨娘可是缺了什麼?”

明明人都在這,還召來婆子問,可見沒將她們放在心上。

“回二爺,三位姨娘的吃穿用度,皆不曾缺。”陳媽媽俯首恭聲道。

“嗯。”沈叢淡淡應了一聲。他本就對三位姨娘無感,此刻見秋氏趙氏皆偷偷瞄他,心裏更是不喜。王氏在時因她生了長子後身體便一直體弱多病,故而私自和沈老夫人商量抬幾房姨娘。來告訴他時,他雖心有不願,為著二房子嗣考量,還是點了頭。

當時朝廷諸事繁忙,是以懷瑾出生後的七年中,兩位妾氏也就先後各誕下了一女一子。誰知王氏又去和沈老夫人說他是不喜歡秋氏趙氏故而少進她們房中,便又私自做主聘了她家中一位族叔的下屬女兒為妾,還道:“那丁氏出身比兩位姨娘高些,略通詩書文墨,想來和二爺也有話說。”

沈叢聞言淡淡瞧她一眼。拿“兩位姨娘想必伺候不周到”為由,她以為她的心思他不知道?自趙氏誕下一子,王氏既高興又防備,擔心幼子的誕生會分走他對懷瑾的重視。是以第二年,就找了依附於王氏一族的人給他做妾,端的不過是內宅婦人的製衡之術。

不過,這些都是不打緊的。看著王氏一心為懷瑾打算,縱然和她說懷瑾的地位無法撼動,對她而言也是聽不進去的,就隨她去了。

丁氏進門後的半年,沈老太爺便因病去了。因著為沈老太爺祈福守孝以及後來王氏病弱離世,他在這方麵幾乎沒什麼心思。

陳圓圓看沈叢此番態度,心裏掂量幾下他也是不喜歡姨娘們每次來晨昏定省的,見他目光悠悠飄過來,趕緊道:“既如此,三位姨娘若是缺了什麼,隻管差人來和陳媽媽說一聲。芳菲閣住得遠,心意到了就行,日後不必每日請安,逢初一、十五、節日過來就是 。”

餘光中瞥見某人投來讚許的一記時,略振奮了一下,臉上容色不改:“沒什麼事情,幾位姨娘便告退罷。”

真是,既然他想的和她一樣,其實也用不著他過來鎮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