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十回:棠姐兒和王氏,世上之事不是非黑即白的(3 / 3)

“那時韞蘭剛有孕。她身子弱,本不適合再生育一個孩子。”沈叢苦笑了一下。那時王氏為了懷上這第二個孩子,還不惜在茶水中給他下媚藥。

直至現在,沈叢也想不明白,為何王氏會那樣堅持地再要第二個孩子。她已有出類拔萃的嫡長子傍身,且沈叢也明確告訴過她“二房乃長子承宗”,其他的庶生子根本不會威脅到懷瑾在府中的地位。

“為了保下這個孩子,韞蘭日日吃著藥,燒香祈福。”說到這裏時,沈叢頓了頓,覺察到黑暗中懷裏這個小人兒睜著一雙眼望著他,他心裏的苦澀稍稍減退了些,“三個月穩住胎後,韞蘭便執意要去寺裏還願。那時剛好棠姐兒生辰快到了,韞蘭便帶著她一起,去廣緣寺上香。”

“廣緣寺在京郊二十裏處。上香路上,馬車太過顛簸,韞蘭下麵見了紅,血流不止,人變得越來越虛弱。”

“眾人都嚇得往回趕。棠姐兒和韞蘭一車,看見韞蘭越來越白的臉,她雖嚇到了,可還是鎮定地去給韞蘭把了脈。摸完脈相後,又讓身邊的嬤嬤扒開韞蘭的衣衫,她要給韞蘭施針。”

說完這話,沈叢似有不忍,深吸了一口氣:“後來回到府中,程太醫說,孩子是決計保不住了。當時程太醫不知道韞蘭去了廣緣寺,也不知道是棠姐兒替韞蘭施了針,便又說了一句,先前替夫人看病的那位大夫想必事出緊急,隻得先穩住夫人心脈故而顧不上腹中孩子。若是沒有先前那位大夫施針,興許孩子還可盡力一保。”

“至此,韞蘭便覺得是棠姐兒害死了她的孩子。”

陳圓圓聽著也一陣默然。棠姐兒那時也才九歲,已經做得很好了。若棠姐兒當時不施針,有可能王氏也撐不住,回到府中的就是一屍兩命了。

“後來我問棠姐兒,那時她怕不怕?棠姐兒咬著唇搖搖頭,還問我,說,爹爹,是不是我學藝不精,害死了未出世的弟弟?”

說著沈叢又深吸了一口氣,隨即良久無言。

怪不得王氏與沈叢會時常因棠姐兒爭吵了。陳圓圓暗暗歎了一口氣,聽沈叢說來,是沈棠先顧了王氏,但棠姐兒年紀小,當時又事出緊急,是以就顧不上王氏腹中的孩子了。而王氏覺得本來撐到府中可以有機會保住孩子的,卻因沈棠的施針而失去了做母親的機會。

“興許”“本來”“有機會”這些詞,本就是事情發生過後的“懊惱惋惜”“無能為力”。

她不是當事人,也無法站在一個製高點去評判王氏,因為這本就是很難評的。

現代社交APP中常有人在女性生育一事上笑侃:“在保大和保小之間,肯定保自己呀”。可身邊做過母親的人,在麵臨這個問題時,大多數母親都會選擇“保孩子”。為此,陳圓圓問過陳媽,陳媽笑著替她攏了攏耳邊的頭發,道:“如果在你和我中選擇,我肯定是選你。”說完,看著她,沉默了良久,複小聲又鄭重道:“圓圓,但是媽媽很自私,如果,我說如果,日後你遇到這樣的事情,媽媽請你務必要選擇你自己。”說完,陳媽就忍不住趴在陳圓圓肩頭嗡嗡直哭,盡管當時陳圓圓身邊也還沒個男朋友,相親也剛失敗第三次。

所以後來陳圓圓仔細想了想,這本來就是無解的,一個剛做了母親的女性,對孩子來說她是母親,對外婆來講卻是女兒。“大和小”的問題,核心點在於決定權的歸屬問題,而誰生誰死,又豈是一言可說盡的呢。

之前在網上看到過一則消息,說:一位女性不顧自己生命,隻為給丈夫生下一個孩子,而生下這個孩子後不久,那位女性就去世了,留下孩子嗷嗷待哺,丈夫也在不久後另娶。

網上大部分評價都是替這位媽媽不值,也有人直言是這位媽媽太傻了,腦子也壞了,什麼樣的男人值得自己這樣不顧性命,她走了孩子怎麼辦,就不應該將孩子帶到世上雲雲。

當時陳圓圓看完也痛心異常,難以理解。恰巧身邊一個剛生完孩子的閨蜜也看到了,輕聲道:“這位媽媽不是愚昧女性,她受過良好的教育,有獨立的人格,她拚命生下孩子,不是因為這個男人值得,而是孩子值得。”說完,又輕輕補充一句:“沒有一個母親願意丟下自己孩子的,這些人憑什麼說她自私不負責任,為什麼要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指責別人的選擇?這位母親已經很了不起了。”

陳圓圓至今也記得,閨蜜當時說著時紅著的眼睛。

是啊,世上很多事情不是非黑即白的,不要站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肆意評斷一件事情的好壞。管好自己,忠於自己,不傷害他人,問心無愧即可。

“棠姐兒沒錯,王家姐姐也沒錯。”令宛感受到他的愴然,伸手環住他。心中百感交集,卻不知道該說些什麼,隻得偎依在沈叢懷裏,低低道:“往事不可追,過去了便過去了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