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伏洲北渡的敵軍,到底有多少?我的意思還是以南岸為重要,劉南雲、王峰臣兩軍,最好不要馬上調他們北渡,因在北岸守定安、合、無廬、舒五城,其他的都可以挽救。南岸如果失去寧國,那就不可救了。(同治二年正月二十七日)
致九弟·述奏議乃為臣之事
【原文】
沅弟左右:弟之謝恩折,尚可由安慶代作寫代遞,初膺開府重任,心中如有欲說之話,思自獻於君父之前者,盡可隨時陳奏,奏議是人臣最要之事,弟須加一番工夫。
弟文筆不患不說明,但患不簡潔,以後從簡當二字上著力。(同治二年四月初一日)
【譯文】
沅弟左右:
弟弟謝恩的折子,還可由安慶代作代寫代遞。這次榮膺開府重任,心中如有想說的話,要貢獻在君父之前的,可隨時陳奏。奏議是做臣子的最重要的事情,弟弟要下一番工夫,弟的文筆毛病不在不詳細明白,而是不簡潔,以後要在“簡”“當”二字上用力。
(同治二年四月初一日)
致九弟·不必再行辭謝
【原文】
沅弟左右:辭謝一事,本可渾渾言之,但未收回成命,已請筱泉子密代弟與餘各擬一折矣,昨接弟谘,已換署新街,則不必再行辭謝。吾輩所最宜畏人敬慎者,第一則以方寸為嚴師,其次則左右近習之人,如巡捕戈什幕府文案,及部下營哨官屬,又其次乃畏清議。今業已換稱新銜,一切公文體製,為之一變,而又具疏辭官,已知其砂出於至誠矣。
弟應奏之事,暫不必忙。左季帥奏專銜事之旨,厥後三個月始行拜疏;香琴巡撫及侍郎後,除疏辭複秦二次後,至今未另賽事。弟非有要緊事件,不必專銜另奏,尋常報仗,仍由餘辦可也。(同治二年四月十六日)
【譯文】
沅弟左右:
辭謝這件事,本來可以含糊說說,隻求收回成命,已請筱泉、子密代替你和我各擬了一個折子。昨天接到弟弟的公文,已換了新銜頭,那就不必再辭謝了。我們這些人最適宜畏懼敬慎的,第一是以方寸為嚴師。其次是左右近習的人,如巡捕、戈什、幕府、文案,以及部下營哨這些人。又其次是畏懼清議。現在已經換了新銜,一切公文體製,便都為之一變,而又官奏疏辭官,便知道這不是出於至誠了。
弟弟應奏的事,暫時不必慌忙。左季帥奉專銜奏事的旨意,以後三個月才開始拜疏。
雪琴當巡撫及待郎以後,除了疏辭、複奏兩次,至今沒有另外奏事。弟弟除自非有緊要事件,不必專銜另行奏告,平常報仗,仍由我辦。(同治二年四月十六日)
致九弟·戰事宜自具奏
【原文】
沅弟左右:專丁送信,具悉一切,所應複者,仍條列如左:
一、折稿皆軒爽條暢,盡可去得。餘平日好讀東坡上神宗皇帝書,亦取其軒爽條暢,弟可常常取閱,多閱數十遍,自然益我神智。譬如飲食,但得-般適口充腸,正不必求多品也。金陵戰事,弟自行具奏亦可,然弟總以不常奏事為妥。凡督撫以多奏新事,不襲故常露麵。吾兄弟在此鼎盛之際,弟於此等處,可略退縮-步。
一、鮑軍仍須由大勝關進孝陵衛,決不可由下麵繞來。待過中秋後,弟信一到,餘別谘鮑由南頭進兵。
一、弟驟添多管,與餘平日規模不符;然賦勢窮蹙之際,求合圍亦是正辦,餘亦不敢以弟策為非。惲中丞餘曾保過,凡大臣密保人員,終身不宜提及一字,否則近於挾長,的於市恩。此後餘與湘中函牘,不敢多索餉項,以避挾長市恩之嫌。弟不宜求之過厚,以避盡歡竭忠之嫌。
一、江西厘務,下半年當可略旺。然餘統兵已近十萬,即半餉亦須三十萬,思之膽寒。弟處米除每月三千石外,本日又解四千石矣。(同治二年七月廿三日)
【譯文】
沅弟左右:
專人送來的信收到,知悉一切,所應該回複的,分條列於下麵:
一、秦折稿子都氣軒文爽,有條理而又通暢,盡可以拿得出手。我平日喜歡東坡上神宗皇帝書,也是覺得它氣軒文爽。弟弟可以常常看看,看它十幾遍,自然對自己的思路大有幫助。好比飲食,隻要有一樣菜合口味又能充饑,就不必要求許多菜了。金陵的戰事,弟弟自行向皇上奏報也可以,但弟弟總以不常奏報為妥當。凡屬督撫一類官員以為多奏報新事,不因襲常規是露臉麵。我們兄弟在這鼎盛時期,弟弟對於這些事,可略為退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