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 用人篇(2)(3 / 3)

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體素弱,過於保昔,智慧愈苦而愈明,不可因境遇偶拂。

遽爾摧阻。此次軍務,如楊彰二李次青輩。皆係磨煉出來,即潤翁乏長進;弟營趁此番識見,力求長進也。

求人自輔,時時不可忘此意。人才至難,往時在餘幕府者,餘亦平等相看,不甚欽敬。洎今思之,何可多得?弟當常以求才為急,其閶冗者,雖至親密友,不宜久留,恐賢者不願共事一方也。餘自四月來,眼興較好,近讀杜佑通典,每日二卷,薄者三卷。

惟目力極劣,餘尚足支持。(鹹豐八年四月初九日)

【譯文】

沅甫九弟左右:

四月初五,得一回來,接到你的信,知道一切。兄長回憶過去,時刻悔恨交加,我想六弟一定都跟你說了。弟弟勸導我的話,深刻擊中我的要害。“素位而行”一章,我眼下也常引以自己警惕自己。隻是陰分素虧,血不養肝,便是一點事不想,還覺得心裏慌,腸裏空,好像非常饑餓的模樣,再加上憂心忡忡,更覺得心裏沒有了主宰,悸燥不安得很。

今年有得意的事兩件,一是弟弟在吉安,名聲很好,兩個省的官長和各營的將士,江西省的紳士,都很稱讚,我經常聽到。各處寄弟弟的信,弟弟給各處的書劄信牘,都詳細、實在、妥善、我經常看到。一是家裏所請的鄧、葛兩位老師,品學兼優,又勤教又嚴管。鄧老師整天端端正正坐堂,威儀可畏,文章有根底、而且又能夠與時尚相結合,講課很明正義,而又深入淺出;葛老師的誌趣方正,教學規矩嚴謹,小孩們怕他如同怕神明一樣。這兩件事,都是我深欣慰的,雖說是愁悶不樂的時候,也足以自寬自解了。

隻是聲望雖然是令人陶醉的東西,可以依靠又不可以依靠。兄長過去在京城,也很有聲望。近來在軍隊,也有些虛名。但開始好不一定始終好,走一百裏路,走了九十裏隻能算走了一半,聲望一旦下降,遠近的人都產生懷疑。你目前名望正高,務必要堅持不懈,有始有終。治理軍隊的道理,能戰爭是第一要義。如果圍攻半年,一旦被敵人衝突,不能取勝,或者受到小挫折,那麼你的名聲一個早晨的時間便下落了,所以說探驗的方法,是以會戰鬥為得珠。能愛民為治軍第二要義。希望弟弟兢兢業業,一天比一天謹慎,一直到底決不鬆懈,那不僅為我補救了從前的過失,也可以為我父增光於九泉之下。

精神這個東西越用越好用,不可以因為身體虛弱而過於愛惜;智慧這個東西越是苦越閃光,不可以因為偶然遇到挫折,便急忙自棄。這次軍務,如楊、彭、二李、次青他們,都是磨練出來的。就是潤翁、羅翁、也大有進步,幾乎是一日千裏。隻有我素來有抱負,這次卻太沒有進步了。弟弟的軍隊乘這次軍務增長見識,力求進步。

求人自輔,時刻不可以忘證這一點,人才難得。過去在我的幕府中的人,我隻是平等相待,不很欽佩,如今想起來,哪裏可以多得這些人才啊!弟弟應當常常把訪求人才為當務之急。軍營中的庸碌多餘的人,就算是至親密友,也不宜久留,那樣做恐怕真正的賢者不肯前來共事。我從四月以來,睡眠較好。近日讀杜佑的《通典》,每天讀兩卷,薄的讀三卷。隻是眼力很差,其餘還足以支持。(鹹豐八年四月初九日)

致九弟·擬保舉李次青

【原文】

沅甫九弟左右:

八月初一日,羅逢元專丁歸,接得廿四日信,知弟病漸痊愈複元。自長沙開船後,四十一日不接弟手書,至是始一快慰。而弟信中所雲:“先一日曾專人送信來兄處者。”

則至今尚未到,不知何以耽擱若是?餘廿五日自江西開船,廿六日至瑞洪。廿八日就謝弁之便,寄信與弟。八月初二日至安仁,初四日至貴溪,王人瑞張凱章及蕭浚川之弟蕭啟源,均在此相候。初六七可至湖口,沈幼丹李次青良覿不遠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