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接弟信,知巢縣含山,於一日之內克夏,欣慰之至!米可以多解,子藥各解三萬,惟辦事之手,實在木可多得,容覓得好手,請赴弟處。受山不樂在希帥處,即日當赴左帥大營,亦不便留也。(同治元年三月廿七日)
【譯文】
沅弟左右:
接到陳東友、蔡東祥、周惠堂的稟合,知道雍家鎮在十九日克複,可惜近日雨大,難以進兵,如果跟蹤繼續前進,那麼裕溪口可得手了。小泉去廣東,我取他不得罪人,人品端方而處事圓融。今天聽說幼丹有出省去廣信的說法,那小泉萬萬不可以去廣東了。
丁雨生筆下條理清楚而通暢,少荃求他參與幕府幫忙,他不太願意,恐怕也不能到弟弟那邊,礙著麵子不好向少荃交代。南坡才大,都樂意用他,隻是年紀太大,而且廣東,湖南交涉的事情多,也要留南翁在湖南,通一切消息,準備派鶴汀去,鶴汀素來和勞公要好,等大江通行以後,請南翁來這裏商量辦理鹽務,或者更妥當。
又接到弟弟的信,知道巢縣、含山,在一天之內克複,欣慰之至!米可以多解送些,子彈火藥各解送三萬,隻是辦事的人手,實在不可多得,允許我找到好手,派到弟弟那裏,受山不樂意在希帥那裏,即日將到左帥大營,也不便挽留。(同治元年三月二十七日)
致沅弟季弟·隨時推薦出色的人
【原文】
沅季弟左右:
輔卿而外,又薦意卿柳南二人,甚好!柳南之篤慎,餘深知之,惠卿亮亦不凡。餘告筱輔觀人之法,以有操守而無官氣,多條理而少大言為主,又囑其求潤帥左郭及沅薦人,以後兩弟如有所見,隨時推薦,將其人長處短處,一一告知阿兄,或告筱荃,尤以司勞苦為辦事之本。引用一班能耐勞苦之正人,日久自有大效。
季弟言出色之人,斷非有心所能做得,此語確不可易。名位大小,萬般由命不由人,特父兄之教家,將帥之訓全,不能如此立言耳。季弟天分絕高,見道甚早,可喜可愛!
然辦理營中小事,教圳弁勇,仍宜以勤率作主,不宜以命字諭眾。
潤帥撫見陳奏,以釋群疑之說,亦有函來餘處矣。昨奉六月二十四日諭旨,實援兩江總督,兼授欽差大臣,恩眷方渥,盡可不必陳明。所慮考,蘇常淮揚,無一支勁兵前往,位高非福,恐徒為物議之張本耳。餘好出汗,似不宜過勞。(鹹豐十年七月初八日)
【譯文】
沅弟。季弟左右:
除了輔卿以外,又推薦意卿,柳南兩位、很好!柳南的誠篤謹慎,我很了解。意卿看來也不同凡響。我告訴筱輔觀察人的方法,主要是有愛憎分明操有原則而沒有官氣,辦事有條件有理而不是口出狂言。又囑咐他求潤帥、左、郭以及沅弟薦人,以後兩位弟弟如果有所發現,隨時推薦,把推薦人的長處短處,一五一十告訴兄長,或者告訴筱荃,尤其是習慣於勞苦為辦事的根本。引用一班能吃苦耐勞的正人君子,日子久了自然可以看見大的效應。
季弟說出色的人,決不是有心做得出來的,這話是至理不可更改。名位的大小,萬般都是由於天命不由人定的,隻是父兄的教育家庭,將帥的訓導士兵,不能這麼說罷了。
季弟天分很高,見道很早,可喜可愛!然而辦理軍營中小事,教訓士兵,仍然以勸導為主,不適宜以命令口吻來訓諭大家。
潤帥幾次陳奏,以釋大家疑團的說法,也有信到我這裏。昨天奉到六月二十四日的諭旨,實授兩江總督。兼授欽差大臣,皇上的思典如此隆重,如此受到信任,盡可以不必陳明。所憂慮,蘇、常、淮、揚,沒有一支強有力的部隊去。我喜歡出汗,弟弟也喜歡出汗,似乎不適宜過分勞累。(鹹豐十年七月初八日)
致九弟季弟·述楊光宗不馴
【原文】
沅季弟左右:
接專丁來信,下遊之賊,漸漸蠢動,九月當有大仗開。此賊慣技,好於營盤遠遠包圍。斷我糧道。弟處有水師接濟,或可無礙,不知多李二營何如?有米有柴,可濟十日半月否?賊雖多,善戰者究不甚多,禮希或可禦之田以飯子孫耳。
楊鎮南子哨官楊光宗,頭發模而盤,吾早慮其不馴。楊鎮南不善看人,又不善斷事,弟若看有不妥洽之意,即飭令仍回兄處,另撥一營與弟換可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