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中醫食療與養生 (3)(1 / 3)

第十章 中醫食療與養生 (3)

(2)烹製方法:將白術、幹薑裝入紗布袋中,雞內金研末,棗去核。藥袋與棗肉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文火煮1小時。去藥袋後再移小火上煮半小時,壓拌成棗泥。待冷卻後調入雞內金粉、麵粉,加水揉成麵團並擀成薄餅,用平底鍋以小火烙熟即可。

(3)食用方法:可隨量服,宜空腹食用,細細咀嚼。

(四)禁宜事項1禁忌食物(1)應注意食物相惡相反。

(2)忌飲酒,酗酒傷肝。

2宜服食物主食、菜肴、飲料無特殊要求,隻須搭配合理。

二、氣虛體質食物養生氣虛是某一髒腑或全身功能衰退的現象。人體的“氣”源自父母的先天之精,靠後天飲食的水穀之精氣和自然界清氣充養。在人體內構成元氣、宗氣、營氣、衛氣,它們協同作用以維持人體的生命活動。若先天之氣不足,或勞傷過度,或久病失養而損及諸氣,就可見到氣虛征象。

(一)氣虛體質表現氣虛證的常見表現為倦怠乏力,氣短懶言,聲音低微,多汗自汗,容易感冒,舌淡苔白,脈弱無力等。人體患有氣虛證時,多有某一髒虛的突出表現,此為確定辨證食療的依據。如心氣虛者,常見心悸怔忡、心惕動不安、氣短而活動時加重、脈結代等症。肺氣虛證常見咳喘無力、氣短懶言、聲微自汗、易感外邪等症。脾氣虛證則見食少厭食、消瘦腹脹、消化不良、大便溏薄、麵色萎黃等症。腎氣虛證者可見腰腿酸痛、小便頻數清長、足後跟痛、下肢浮腫、性欲低下等症。肝氣虛證較為少見。

(二)食療原則補中益氣;食性平補。

(三)食療處方1八寶全鴨具有健脾益氣、祛濕化濁的功效。適用於脾胃氣虛,濕邪困脾胃等。

(1)原料:鴨1隻,蓮子肉50克,薏苡仁50克,芡實50克,糯米100克,扁豆50克,蝦仁30克,火腿肉30克,香菇30克,料酒、蔥、薑、精鹽、味精等調料適量。

(2)烹製方法:將薏苡仁、芡實、糯米洗淨,用溫水泡15分鍾;蓮子肉用溫水浸軟;香菇浸泡洗淨,切成丁;火腿洗淨,切成丁;扁豆洗後煮熟剝皮;鴨子去毛,去內髒,洗淨。將上述各味和蝦仁(除鴨子外)放入碗中,加料酒、精鹽拌勻,裝入鴨腹內縫好,放入鍋中,加調料蒸熟爛即可。

(3)食用方法:分餐服食。

2黃花鯉魚具有益氣健脾、利尿消腫的功效。適用於水腫脹滿、乳汁不通等。

(1)原料:鯉魚1尾,黃芪30克,香菇20克,冬筍20克,料酒、精鹽、蔥、薑、味精等調料適量。

(2)烹製方法:將鯉魚去鱗、鰓、內髒,洗淨;香菇、冬筍洗淨後切片。燒熱油鍋,放鯉魚炸透,加黃芪、香菇、冬筍、料酒、蔥、薑、精鹽等調料,加水適量煮熟,加味精,去黃芪後即成。

(3)食用方法:食肉喝湯。

3紅棗燉兔肉具有補中益氣、補血止血的功效。適用於紫癜、消瘦乏力等。

(1)原料:兔肉250克,紅棗15枚,蔥、薑、料酒、精鹽、味精等調料適量。

(2)烹製方法:將兔肉洗淨切塊,紅棗去核。起油鍋,兔肉和料酒入鍋煸炒後,加紅棗、蔥、薑、鹽少許,放入燉缽內,蒸熟爛即可。

(3)食用方法:分餐服食。

4人參粥具有益元氣、補五髒、提神益智的功效。適用於年老體弱、久病羸瘦、短氣乏力、神疲肢倦、失眠健忘。

(1)原料:人參粉(或片)3克,粳米100克,冰糖少許。

(2)烹製方法:將人參打粉或切片。將粳米淘洗幹淨,置沙鍋內,加清水適量,放入人參粉(或片),同煮成粥。將熬成汁的冰糖徐徐加入粥中,攪勻即成。

(3)食用方法:可常服食。

5洋參鴿肉具有理氣健胃、補益精血的功效。適用於虛弱乏力,老年體弱等。

(1)原料:鴿肉250克,西洋參10克,芹菜100克,荸薺100克,芝麻6克,料酒、精鹽、蔥薑、味精、麻油等調料(2)烹製方法:將鴿肉去筋皮,洗淨,切成片;芹菜抽筋去葉,洗淨,切成片;荸薺去皮拍碎;西洋參洗淨泡軟,切成細末;蔥、薑切成末。鴿肉放鹽、料酒、濕澱粉、麻油拌勻,入油鍋炒散,出鍋。陳皮先入油鍋炒一下,再加荸薺、蔥、薑末,再加入鴿肉、芹菜,加味精、鹽炒熟,淋上麻油,出鍋即可。

(3)食用方法:佐餐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