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中醫食療與養生 (4)(2 / 3)

(3)食用方法:每日1次,常服有益。

4麥冬粥(二)具有養陰潤肺、清心除煩、益胃生津的功效。適用於肺燥幹咳,咯血,消渴,熱病傷津。

(1)原料:麥冬30克,粳米60克,冰糖適量。

(2)烹製方法:將麥冬煎湯取汁,備用;粳米洗淨,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熬煮,待粥至半熟,加入麥冬汁及冰糖同煮成粥。

(3)食用方法:每日1次。

5丹皮牛乳羹具有清營透熱的功效。適用於心煩低熱,手足心汗,手足脫屑。

(1)原料:丹皮20克,牛乳100克。

(2)烹製方法:先將丹皮煎湯取汁,備用。再將牛乳與丹皮汁共置於器皿中上籠蒸煮1小時即可食用。

(3)食用方法:常食有益。

6五味養生雞具有滋陰養血、補益肝腎的功效。適用於頭暈眼花,精神萎靡,未老先衰之人。

(1)原料:黃精、枸杞子、女貞子、何首烏各50克,旱蓮草30克,母雞1隻,薑、蔥、黃酒、鹽、味精適量。

(2)烹製方法:將5味藥洗淨,切碎,裝入紗布袋中,封口備用。先將雞焯去血水,漂淨。鍋中加清水3000毫升,放入藥袋,文火煎1小時,再加入雞用旺火燒沸後移至小火煮3小時。雞酥爛後去藥袋,加入蔥、薑、黃酒、鹽、味精,旺火煮沸即可。

(3)食用方法:每日1次,常服有益。

(四)禁宜事項1禁忌食物(1)忌食溫熱之品。

(2)禁食刺激性食品。

(3)少食油炸食物。

2宜服食物宜用清補之品。可選麻仁粥、百合粥、燕窩粥、豬肉白菜、百合蛋羹、蓮子百合燉豬蹄、芝麻肉餅、木耳豬蹄湯、杞子酒、地黃酒、桑椹酒、女貞子酒、天門冬酒、蟲草甲魚、蟲草鴨塊、靈芝肉餅、參竹老鴨、潤肺銀耳羹。

3常與食品配製的中藥可選用沙參、天冬、麥冬、石斛、玉竹、生地黃、龜甲、鱉甲、地骨皮、女貞子、旱蓮草、蛤蟆油等。

第三節不同人群食療養生

一、小兒食療養生(一)小兒生理特點《小兒藥證直訣》將小兒時期概括為:“五髒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壯。”其生理特點表現為:

1髒腑嬌嫩,形氣未充是指小兒處於髒腑未壯,精氣不充,氣血未足,經脈未盛,筋骨未堅,腠理未固,神氣怯弱的狀態。

2生機勃勃,發育迅速年齡越小,發育越快,如小兒的體重、身高、語言、智力、牙齒、動作等都遵循著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這一自然規律。

(二)小兒病證特點1易感六淫之邪,導致肺失宣降小兒神氣怯弱,腠理不固,抗病能力較成人弱,加之寒暖不能自調,易受外邪侵擾,患病後由於氣血未充,經脈未盛,病勢由表入裏,傳變較快。肺主氣,司呼吸,外合皮毛,外邪襲表,肺首當受之,肺失宣降,而發寒熱,咳喘等症。

2易食積內停,損傷脾胃之氣小兒生長發育速度快,所需能量較多,但小兒受納腐熟運化功能相對較弱,且小兒乳食不知自節,饑飽無度,脾胃易受損傷,而出現吐瀉、腹痛、腹瀉、納呆、傷食、疳積等症。

(三)食療原則補益脾氣;宣肺固表;消食導滯。

(四)食療處方1山藥炒雞胗具有補氣調中,健脾和胃,消食化積的功效。適用於各種消化不良引起的小兒疳積,慢性腹瀉等。

(1)原料:雞胗100克,淮山藥50克,料酒、精鹽、味精等調料適量。

(2)烹製方法:將雞胗洗淨切片,淮山藥洗淨切片,入油鍋一同煸炒,加料酒、精鹽、味精等調料適量,炒熟即成。

(3)食用方法:佐餐服食。

2白水狗肉具有補中益氣,溫腎助陽的功效。適用於小兒遺尿,夜尿頻多。

(1)原料:狗肉150克,黑豆20克,蔥、薑、料酒、精鹽、味精等調料適量。

(2)烹製方法:將狗肉洗淨,切成小塊。將黑豆洗淨,加水適量浸漲。將狗肉塊和黑豆連水同時放入鍋內,再加蔥、薑、料酒適量,燒開後用文火煮爛,加鹽、味精即成。

(3)食用方法:隨意服食。

3滑炒鵪鶉片具有補益五髒功效。適用於脾胃虛弱,食欲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