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槨的後麵是執掌清國命脈的六大親王:代善、濟爾哈朗、多爾袞、阿濟格、多鐸和豪格,再之後是漢族降將範文程、洪承疇,以及戰功卓著的鼇拜等諸位滿漢大臣。
棺槨在徐緩地行進。大臣們的表情都極為莊重、極為嚴肅。但如仔細觀察則不難看出,這不僅僅是悲傷,而更多的卻是緊張與擔憂。
內大臣索尼指揮著安放儀式。
儀式完畢,索尼走出崇政殿,正沿著高高台階走下時,執掌權政,最有希望爭奪皇位的睿親王多爾袞迎了過來。
“索尼大人,請留步。”多爾袞的聲音裏充滿了少有的親切。
“睿親王!”索尼見是多爾袞,連忙施禮。
“作為內大臣,敢問您對明日的議立新君,有何見教?”
素尼怔了一下,多爾袞如此開門見山的詢問,顯然是急不可耐地想探尋一下這位內大臣的口風。索尼略微思索了一下,緩緩答道:“親王麵前,‘見教’二字小臣如何敢當?不過依小臣私見:先帝有皇子在,應從其中擇一而立。”
自以為自己會繼承皇位的多爾袞,被索尼碰了個軟釘子之後,笑容立即消失了。因為多爾袞隻是先帝皇太極的胞弟,而非皇子。
明知多爾袞心中多麼不快,但索尼卻並不放過:“睿親王,您說呢?”
“明日諸王議政,本王遵從眾議。”多雨袞惱怒地回了一句。
索尼是肅親王豪格的死黨。豪格雖係皇太極的長子,但因戰功、謀略均不及多爾袞,所以他也不敢說就穩操勝券。明日議政,將決定皇位的歸屬,事關重大,故此今夜豪格家中,以肅親王豪格為中心,所屬兩黃旗的將帥們團團圍繞,有的端坐、有的站立,但均激昂慷慨!
“皇位非肅親王莫屬!肅親王乃先帝之長子,雖無遺囑,也是當然的繼承人!”鼇拜是個虎背熊腰的糾糾武夫,說起話來聲震屋瓦。
“鼇拜將軍言之有理,但肅親王的承繼皇位,絕不僅僅係先帝長子,承先帝之餘蔭。”一位文職官員模樣的人站起來,他叫譚泰,是與豪格一起長大的朋友,也是豪格的智囊。他講起話來,不像鼇拜那樣洪鍾大嗓,而是慢條斯理、娓娓道來:“現今多爾袞所以氣勢逼人,敢於覬覦皇位,便是以他的軍功自居。我要說的是,我們肅親王在軍事上也同樣是戰功赫赫!早在天命年間便因征討蒙古有功,被封為貝勒,後在對明朝的曆次征戰中又屢建功勳,天聰六年被晉為和碩貝勒;崇德元年,再度因功而晉升肅親王,執掌戶部,後又在進兵山東、鬆錦決戰中首擒洪承疇,立此不世之功。故此,敝人認為,肅親王就此皇位,無論係先帝長子,還是論政績戰功,肅親王都當之無愧!”
這些擁戴豪格的將帥,原本以為豪格隻在先帝長子方麵占先,而在軍功上,較多爾袞略遜一籌。如今,經譚泰這一番剖析,豪格在軍功方麵也毫不遜色。那麼,皇帝之位當然更是非豪格莫屬了!當譚泰話音剛一落地,眾人便有如炸雷般異口同聲:“臣等懇請親王,以先帝事業為重、大清社稷為重,明日當仁不讓,就職大清皇帝!”
豪格激動地望著這些忠心耿耿之士,大為動容,當即表示:“大事若成,本王決不忘記諸君今日之功德!”
“索尼大人回來了!”隨著這一聲唱叫,內大臣索尼匆匆而入。
“剛才多爾袞攔住你,所為何事?”豪格未及素尼坐定便急切地詢問。
“探我口風,問我欲立何人?”
“你怎麼說?”
“我說,先帝有皇子在,必立其一,他非所生也!”
“好!回答得好!我們這些人都世受先帝恩養,非先帝之子,我們絕不答應!”鼇拜走過去,拍著索尼的肩膀大聲讚許後,轉向大家,“誰都清楚,先帝皇子雖多,但除肅親王外,其他均為幼子頑童、無功無祿,所謂立皇子,自然是非肅親王莫屬!”
“不過,此事也不可過於樂觀。”索尼係元老重臣,處事一向深思遠慮。他見眾人情緒過於衝動,於是有意讓大家冷靜下來,以防萬一,“多爾袞多謀善斷,絕不會輕易甘休。我反問他時,他回說等待明日諸王議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