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程早有防範,他一把將莊妃拉住:“娘娘,使不得,使不得呀!”
莊妃深明大義的一番訴說,多爾袞和豪格均感汗顏。而鼇拜和勞翰兩軍也均悄無聲息地罷手撤兵。
其他王爺此刻也一齊撲過來,扶住莊妃。
莊妃抬起一雙淚眼,一個個地盯視著諸位親王,突然撲地跪下:“大清國,可就全拜托諸王了!”
範文程,係宋朝名相範仲淹之後,投誠後金以後,受到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兩代的禮遇和重用。皇太極每遇軍機大政,必先問“範章京知否?”凡經範文程首肯或起擬的奏議,不閱即準。範文程對皇太極也竭忠相報,成為清初第一名臣,可功比蕭何。
範文程對皇太極猝死後的皇權爭霸極為擔心,唯恐因此而宮廷內亂,他利用莊妃這一殉葬舉措,因勢利導,化解了爭鬥。因雙方勢均力敵,誰也無法壓倒對方,誰也不可能屈從對方,經過範文程的多方奔走斡旋,最終達成妥協:即以皇太極的一幼子繼承皇權,而由鄭親王濟爾哈朗和睿親王多爾袞共同輔國攝政。這位皇子即是莊妃的兒子福臨,從此二十多歲的莊妃,便以皇太後身份從後宮走向了前台,輔佐兒孫將大清朝推向了鼎盛。
過了三天,再回到崇政殿,此時梓宮已經抬出,殿內外亦均撤去了喪葬的標誌,而代之以新皇帝登基慶典的喜悅氣氛。
代善代表議政親王向王室大臣及文武百官,莊嚴宣告:“天位不可久虛,伏觀大行皇帝的第九子福臨天縱徇齊,昌符協應,經諸王議定,同心翊戴,嗣皇帝位。我們當共立誓書,昭告天地。”代善望望豪格,又望望多爾袞後,接著說道,“諸位請起立,我們對天宣誓!”
諸位應聲站起,排列整齊,六位親王站在最前麵。
代善焚香祭天後,首先帶領眾親王宣讀誓詞:“代善、濟爾哈朗、多爾袞、豪格、阿濟格、多鐸等,下幸值先帝升遐、國不可無主,公議奉先帝子福臨纘承大位,嗣後有不遵先帝定製,弗殫忠誠,藐視皇上幼衝,明加欺君懷奸之人,互徇情麵,不行舉發,及修舊怨,傾害無辜,兄弟讒構,私結黨羽者,天地譴之,令短折而死。”
眾大臣齊聲回應:“我等立此誓書,昭告天地!”
代善繼續宣告:“經諸王貝勒議決,因皇帝年幼,決定鄭親王濟爾哈朗和睿親王多爾袞為輔政王,共同輔理國政。為了表示對他二王的信任和支持,諸位大臣隨我對天宣誓:‘我等如有應得罪過,不自承受,及從公審斷,又不折服者,天地譴之,令短折而死!’”
眾大臣隨代善一句句地複誦誓詞。
代善轉向濟爾哈朗和多爾袞,宣告:“下麵由輔政王,對天宣誓。”
濟爾哈朗和多爾袞走到香案前,跪拜後,也對天盟誓:
“茲以皇上幼衝,眾議以濟爾哈朗、多爾袞輔政,我等如不秉公輔理,妄自尊大,漠視兄弟,不從眾議,每事行私,以恩仇為輕重,天地譴之,令短折而死!”
代善:“對天宣誓禮畢。恭請大清國新皇帝接見群臣。”
禮樂聲中,在太監、侍女的簇擁下,六歲的小皇帝福臨穿著龍袍走了進來,緊隨其後的是他的母親莊妃。
眾王公大臣連忙跪地。
小皇帝福臨坐上了龍椅。
眾人三跪九叩,齊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一個新的皇帝就這樣誕生了,他即是大清帝國的順治皇帝。
消息傳到大明的乾清宮,崇禎看了遼東的塘報,搖頭歎道:“真沒想到,大清這場內亂,竟讓一個女人輕易地化解了!”
“皇上,奴才這兒還有一件您沒有想到的事。”太監曹化淳詭秘地說道。
“什麼事?”
“首輔周延儒督師大敗清兵,是假的。”
“胡說!怎麼可能……”
“這種事奴才怎敢胡說。萬歲爺如不信,可宣大學士陳演和東廠的杜勳,便知底細。”
“速宣他們二人進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