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六四四年二月十一日。
李自成的大順軍二月初,由山西一路破關東進,二月初二攻陷懷慶,初八攻克太原,初十再克忻州。百萬大軍勢如破竹,所向披靡。
農民起義軍在向太原城外行進。
旌旗獵獵,戰馬嘶鳴。其中一杆大旗上醒目地寫著“大順國永昌皇帝”。
李自成雖當了皇帝,但此時仍是原在西北時的裝扮,頭戴鬥笠,肩上一襲黑色的披風。他騎著高頭大馬、雄姿英發,行進在浩蕩的隊伍中。
一匹快馬飛馳到李自成的跟前,翻身下馬,跪拜:“啟稟萬歲,代州業已攻陷、劉大將軍正揮師進攻寧武關。”
“好!”李自成興奮地一捋胡須,“代朕傳令,通報全軍,嘉獎劉宗敏大將軍!”當了大順皇帝的李自成雖然服飾未改,但已經習慣於用“朕”字稱呼了。
“遵旨!”快馬飛下。
這時軍師李岩催馬靠近李自成。李岩是農民軍中唯一飽讀詩書的知識分子,所以李自成極為器重,拜為軍師。李岩為感激李自成的信任,出謀策劃,使李自成如虎添翼。李岩今又快馬趕上李自成,麵帶喜色地說:“還有一樁好消息,啟稟陛下。”
“嗯?”
李岩貼進李自成身邊,低聲耳語:“京裏有信來了,願獻城投降,以為內應。”
“何人?”
“崇禎的親信太監曹化淳。”
“信在哪裏?”
李岩遞上。
李自成看後,大悅:“重賞來人!”
“遵旨。”
對比躍然馬上、神采奕奕的李自成,大明乾清宮的崇禎卻是整整一天都躺在龍床上,病體懨懨。
隨侍在旁邊的太監王承恩見宮女冬梅端著藥罐進來,王承恩怕驚醒崇禎,示意冬梅悄聲,將藥罐放在了桌上。但冬梅並沒有立刻退下,而是招手王承恩過去。
“王公公,您看,這是在宮門口撿到的。”
冬梅將手中的一張大黃紙文告遞給了王承恩。
王承恩展開一看,怵然震驚:“這是闖賊的東西,在哪兒撿的?”
“就放在宮門口的桌子上,上麵還壓著鎮尺。”
“什麼東西?”崇禎睜開了眼睛,問道。
“唔,沒什麼。”
王承恩一邊支吾,一邊示意冬梅下去。心想前幾日發生的《討明檄文》案,尚未了結。崇禎這次生病,就是因那次引起氣病的。如再見此物,豈不雪上加霜、病上添病嗎?他想支吾過去,但不料崇禎卻執意堅持:
“到底是什麼?”
“都是闖賊的胡說八道。”
“念給朕聽聽。”
“萬歲爺龍體欠佳,還是不聽了吧?”王承恩還想搪塞過去。
“給朕念!”
“這是闖賊李自成給萬歲爺的通牒,還念嗎?”
王承恩見崇禎沒有回應,隻好念道:
“茲爾明朝,久席泰寧,浸弛綱紀。君非甚黯,孤立而煬灶恒多;臣盡行私,比周而公忠絕少。賂通公府,朝端之威福日移;利擅宗神,閭左之脂膏殆盡。肆昊天幸窮乎仁愛,致兆民爰苦於災……”
崇禎一揮手:“算了,別念了!闖賊究竟是什麼意思?”
“闖賊限三月十五日前,令……令……”
“令什麼?快說!”
“令萬歲讓出皇位,不然就在北京城外決戰。”
崇禎聽完,氣惱攻心,隨之便大聲地咳嗽了起來。
王承恩連忙扶住崇禎,勸慰地:“萬歲爺的龍體重要,闖賊都是些胡言亂語,我大明堂堂天朝,兵多將廣……”
“兵多將廣?現今哪來的兵、哪來的將哇?賊勢之所以如此猖獗,就是欺我京師無兵可派、無將可守啊!”
崇禎哀歎一聲,按著又咳嗽了起來。
“萬歲爺,範景文範大人的冤案昭雪,已官複原職,奉旨來京。”
範景文亦係三朝老臣,為官清廉、為人正直。其門楣上張貼六個大字:“不受囑,不受饋”。世人稱之為“不二公”。是當朝難得的忠直之臣,但因其耿介,不與逆黨奸相為伍,所以早在天啟年間便遭閹黨魏忠賢排擠,崇禎當政後,雖一度起用,但又因溫體仁、周延儒等首輔讒言作梗,以忤帝意再度被削籍。直至近日,周延儒失寵後,方得以冤案昭雪。值此風雨飄搖,朝中捉襟見肘之刻,崇禎對範景文的奉旨還京,很是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