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8章 文臣誤國 (1)(3 / 3)

“陛下,臣以為不可棄地。一寸山河一寸金,寧遠兵撤回京師,遼東之地拱手讓給滿人,此為千古非議之大罪,臣以為萬萬不可為之!”

陳演雖未模棱兩可,但所議言辭卻與崇禎所期盼的大相徑庭!

眾大臣見陳演表態如此堅決,便隨之紛紛站出附和:

“臣以為不可棄地!”

“不戰而棄,千古未聞!”

“臣以為提此建議者,罪同滿人之奸細,當以漢奸論處!”……

中國自古以來,都是不管形勢實力如何,凡主戰者均是英雄、忠臣,而主和者均為漢奸或妥協派。這些文武大臣們雖然打仗無能,但做官卻深諳此道,他們一眼就看出了陳演激昂之詞的用心所在,於是便也依此腔調狺狺犬吠起來。

吳麟征時任吏部都給事中,朝堂上本沒有說話的資格,但他看到這些身居高位的大臣,如此不顧江山社稷之安危,他再也無法壓抑自己的憤怒,從後排走近陳演,質問道:

“臣官卑資淺,本應緘默。隻因有一事不明,想就教於陳大人和諸位。請問,如陳大人所言,不棄城入關,敢問在座的何人能阻止闖賊東進?既無人無力阻敵,豈不等於拱手將京師送給李賊?臣以為失寧遠之地是小,而喪失京師罪大。舍車保帥,雖屬不得已之下策,但卻是曆代兵家之選。所以臣懇請棄寧遠收守山海關,以成蕩寇之功!”

朝堂頓時複又啞然。

崇禎見吳麟征鐵骨錚錚,甚為欣慰,但他畢竟官小職微,於是崇禎便趁機再逼首輔:

“陳卿,正如吳先生所言,棄地回守雖屬下策,但目前京師十萬火急,實無他路可行。卿以為如何?”

陳演是抱定宗旨,死豬不怕開水燙。他跪拜回道:

“事關祖宗山河,實難以決斷。萬一差錯,臣等即便食肉寢皮,也不足以告慰社稷。故臣請聖上諭旨邊關,請邊關大吏議行寧遠棄後,山海關當如何守法?邊民做何安排?待計議停當後,再行定奪。”

“也罷。”崇禎搖著頭無奈地,“陳卿,就請你差官前去,及時回奏。”

站在一旁的範景文,見如此緊迫的事件,就這樣因互相推諉誰也不肯承擔責任而延宕下來,他隻能無奈地搖了搖頭。

熙春院,如今外麵雖說局勢動蕩、風雨飄搖,可這裏依然是燈紅酒綠、鶯歌燕舞、一派春意。院內曲徑通幽,陳設考究,小橋流水、假山花木,是鬧市區中一處極為清靜優雅的所在。故富商巨賈、名流雅士以及朝中大員們常常來這裏聚會。

範景文今晚早早地便在門口恭迎。

陳演從裝束到神情,都完全異於昨日。他嬉笑著走進來,對迎上前來的範景文感慨道:

“好久沒到這裏來了,世上局勢危殆,可這裏風光依舊嘛!範大人乃正人君子,從不涉足青樓風月的,今日何以破例,邀老夫到這裏一聚?”

“錢牧老係風流教主,這是他選的地方。”

範景文還未說完,錢牧齋已從裏麵迎出,身邊站著一位年輕漂亮的陪酒侍女。錢牧齋這位禮部尚書一反在朝堂的拘謹惶恐,在這裏如魚得水、一派風流瀟灑。他一邊摟著侍女,一邊笑容滿麵說:

“快請,錢某已恭候多時了。”

錢牧齋將陳演、範景文領進一處幽雅的單間,裏麵早已有兩名妙齡女郎在侍立等候。外麵已是滴水成冰,可這裏卻有一盆盆鮮花盛開、春意盎然。

陳演一麵脫衣,一麵玩笑道:“雖處亂世,錢牧老依然風流不改呀!”

不久前,錢牧齋以六十二歲的高齡娶了被譽為江南花魁,十八歲的柳如是,一時傳為風流佳話,許多達官貴人均豔羨不已。故陳演方有上述玩笑。

“哪裏!”錢牧齋對此頗為得意,他邊請兩位落座,邊笑著解釋道,“今日是範大人的一片心意。範大人冤案昭雪、官複原職,全賴首輔大人的鼎力相助……”

範景文接過話頭兒,舉杯致意:“範某得以重見天日,全仗皇上恩典和首輔與錢牧老二位大人從中斡旋,範某謹以此薄酒,聊表謝忱。”

待大家幹杯之後,範景文再行舉杯:“範某尚有一事,也想借此就教於二位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