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1章 苦命皇後 (1)(1 / 3)

盡管前往遼東的特使心急如焚,盡管吳三桂也氣壯山河地祭旗誓師,但這支關東鐵騎卻無論如何也沒法像當年袁崇煥那樣兩晝夜便飛抵京師。當年的袁崇煥是一心想搶在皇太極的前麵,以拱衛京師,所以他馬不停蹄、日夜兼程,如同與清兵競賽一般進行生死搏鬥,日行二百餘裏。而如今的吳三桂一是沒有那麼急迫拚命,二是拖累著六十萬百姓,故他的大隊人馬一天下來僅行進了二三十裏。

李自成的百萬大軍卻全然不是如此。

崇禎縮在紫禁城內,度日如年地盼著吳三桂快些到達,吳三桂卻如老牛破車一樣緩緩蠕動;崇禎希望李自成慢點抵達,可李自成竟有如神助一般地飛抵城外,並迅速將北京裏三層、外三層地層層包圍,宛如鐵桶一樣,插翅難飛。

時間已到了公元一六四四年的三月十六日。城外黑雲壓城,風聲鶴唳,而城內守衛的城牆上,卻隻有些老弱殘兵在散亂地遊弋。

在此萬分危殆的情勢下,那些位高權重、一直唱著“一寸山河一寸金”高調的王公大臣,此時均龜縮起來,恰恰是坦言“棄地入關”、官微職卑的文臣吳麟征明知大廈將傾,卻挺身而出、臨危受命,就任京師總督職,負責守衛京城。

剛剛受命的吳麟征,當晚正在燈下伏案疾書,忽然門外傳來響動。

吳麟征警覺地喝問:“誰?”

吳妻推門進來,應聲答道:“是我。”

“孩子呢?”

“已送到鄉下。”

“你不和孩子在一起,還回來幹什麼?”

吳妻沒有正麵回答,而是反問:“聽說你受命拱衛京師?”

“我要馬上去城門督戰。你趕快去鄉下照料孩子吧!”

吳麟征同樣是沒有正麵回答,顧左右而言他。因為他們彼此心裏都清楚,這個時刻就任此職意味著什麼。

“孩子你盡可放心,一切都已安排妥當。生死存亡之刻,我要和你在一起。”

“這又何必!這許多年,你孝敬病重的公婆,已受盡了辛苦!”

吳麟征情知自己必死無疑,所以他不願賢慧的妻子陪同自己一道殉難,本想再勸勸妻子,偏偏這時傳來“當當”的敲門聲。

“這麼晚了,會是誰呢?”吳妻疑惑地看著吳麟征。

吳麟征收起桌上的筆墨,迎到門口,他一下子愣住了:來人竟是素無來往的曹化淳!

“不知曹公公駕臨,有失遠迎,快請進。曹公深夜造訪,是不是朝中又有急難?”

吳麟征邊說邊將曹化淳讓進裏屋。曹化淳並不著急,而是慢悠悠地坐下來,審視許久方從懷中掏出一張朝廷專用的大黃紙,說:“萬歲爺下了一道《罪己詔》,老奴拿來,請吳大人一閱。”

吳麟征接過展開,隻見上麵寫道:

“朕承天禦宇,十有七年,日夜冰兢,思臻上理,調兵措餉,實非得已。三餉並用,久無成功,本欲安民,未免重累,朕之罪也;貪官汙吏,巧取鞭撲,身居九重,不能體察,朕之罪也;朕任用非人,養毒致潰,將懦兵驕,焚劫淫掠,朕之罪也……”

吳麟征一邊展讀,一邊思索,這大約是皇上所發的第三份《罪己詔》了。記得最早的那份是因鳳陽的祖墳被李自成掘毀;第二份是因各地災禍連連、久治不愈。而這次則是因“憂寇”,深刻地為國家危亡而檢討。

吳麟征見崇禎語氣誠懇,檢討也頗為深刻,作為臣子的大為感動。尤其是看到:“……朕為民父母,不得而卵翼之,民為朕子,不得而繈褓之,坐令秦豫丘墟,江楚腥穢,貽羞宗社,致疚黔黎,罪非朕躬,誰任其責?所以使民罹鋒鏑,蹈水火,殣量以壑,骸積成丘,皆朕之過也。使民輸芻挽粟、居送行齎,加賦多無義之征,預征有稱貸之苦,又朕之過也。……至於任大臣而不法,用小臣而不廉,言官前鼠而議不清,武將驕懦而功不舉,皆朕撫馭失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