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是崇禎過去與皇後或田貴妃常來的地方。而每次來又總是由王承恩陪伴,但那時是來休憩的、戲樂或小飲。君臣妻妾,遊玩嬉戲,其樂融融。怎麼可能想到今日會落魄逃難至此?
觸景傷情,君臣對坐,竟半晌無言。
大約過了許久,崇禎方忽然想起似的,對王承恩吩咐道:
“朕出宮太倉促了,未曾通知先帝張皇後,你快領朕諭旨,謂賊人進入,必然蹂躪宮眷,令張娘娘趕緊自裁了吧!”
這位張皇後是先帝熹宗的正宮娘娘。當先帝臨終之時,正是這位皇後極力堅持,方挫敗魏忠賢和客氏等的篡位陰謀,使崇禎得以登基大統的。故崇禎對這位皇嫂極為尊重。
王承恩一聽是諭旨讓張皇後自裁,連忙答應一聲“遵旨”,便急奔下山。
王承恩來到慈慶宮,坐在椅子上,直等到宮女淚盈盈地走出,告知“張娘娘已領旨自盡了”方完旨返回。
此時的萬歲山,天已拂曉。
崇禎站在壽皇亭上,院牆外喊殺聲、金鼓馬啼聲、哭爹叫娘聲混成一片。
崇禎長長地哀歎一聲:“城破國亡,君死社稷,自己萬無生理!”
他舉目四顧,見壽皇亭旁有一株槐樹,杈枝並不甚高,解下身上的腰間絲帶,踩著石頭,把絲帶係在了枝杈上。
“朕既以身殉國,不可默無一言。”自己邊想,邊將胸前的衣襟翻過來。崇禎這天穿的是一件玄色鑲邊白錦綢的內衣,外罩著藍紗道袍。他扯著白錦綢內衣,咬破手指,用血書於白襟上:
“朕德薄匪躬,上犯天怒。登極十有七年,逆賊直逼京師……”
當王承恩離開宮門,奔萬歲山而來時,崇禎已寫完最後一句:“任賊分裂朕屍,切勿傷百姓一人!”
崇禎長籲了一口氣,望著那株槐樹,忽然想起,這株槐樹原是自己登基之初,和皇後一起來此春遊時所栽種的。十幾年來,國家山河破碎,可它竟然如此枝榮葉茂。見物思懷,崇禎垂淚歎道:“這樹是朕親手栽植,沒想到今天竟做了朕絕命的伴侶!”
崇禎爬上石欄,把頭發弄散,蓋住臉麵,然後將頭套進了絲帶,雙腳一蹬,身體立時懸空。
時為公元一六四四年三月十九日淩晨。曆時二百七十六年的大明王朝,就這樣完結了。
待王承恩爬到壽皇亭,不見了崇禎,王承恩忙出亭四望,仍無蹤影,輕聲呼叫:“萬歲爺!萬歲爺!奴才複旨來了!萬歲爺!”
沒有回聲。王承恩正驚疑時,一抬頭,見黑糊糊的一個身影懸掛在亭旁的槐樹上,近前一看,原來是崇禎皇帝!
“萬歲爺!”王承恩撕心裂肺地大叫了一聲,便急撲過去,一下子跌在了崇禎身下的石頭上。
王承恩站起身來,想解救崇禎,可當他一摸身上,渾身冰涼,舌頭也吐了老長,知道氣絕已久。
王承恩放聲大哭,他捧著崇禎的雙腳,捶胸頓足,搶地自責: “這都怪奴才走得太慢,讓皇上不及救援啊!”
王承恩望著自盡的崇禎,邊哭邊暗自思忖:“做了堂堂的皇帝,尚是這樣的結果,我一個太監還活著何用?”
想到這,他收住眼淚,向崇禎帝拜了三拜,然後又磕了一個頭:
“陛下請略等一等,老奴王承恩陪你來了!”
王承恩解下汗巾,爬上石欄,係在了崇禎對麵的樹枝上。
忽然一想:“不行,自己是奴才,怎好和皇上並肩呢?”於是王承恩重又跳下石欄,解下汗巾,改係在崇禎腳下的樹上,打了個死結,將頭伸入結內,身體往下一蹲,勒死在崇禎的腳下。
此刻被稱做“不二公”的範景文的宅院,也籠罩著一種陰霾的沉重氣氛。憂國憂民的範景文家教極好。夫唱婦隨,妻賢子孝。宅院的當中案桌上燃著三炷香,範景文茶飯不食,一直默默無語地呆坐在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