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結算,又叫外彙結算,是通過外彙收付來辦理國內各單位和個人與國外有關單位和個人之間的債權債務的清算活動。

7.2國際結算有哪些種類

引起國內單位和個人與國外單位和個人的債權債務關係的原因有許多,總的來說有三類:第一類是有形貿易類,即商品貿易;第二類是無形貿易類;第三類是金融交易類。因而,國際結算也歸結為三類。

1.國際貿易結算

國際貿易結算是指國內各單位在商品進出口業務。中所發生的與國外有關單位和個人之間債務關係的結算業務,事實上就是對外一般商品貿易結算。

2.國際非貿易結算

國際非貿易結算是指國內各單位由於從事商品貿易以外的經濟、政治、文化交往活動,如勞務輸出、國際旅遊、技術轉讓以及僑民捐贈、彙款等發生的債權債務關係結算業務。

3.國際金融結算

國際金融結算是指國內各單位由於從事國際金融交易活動,如對外投資、籌資、外彙買賣等而發生的債權債務的結算業務。

7.3何為外彙

根據國務院發布的《外彙管理條例》的規定,外彙是指外國貨幣或者以外國貨幣表示的可用於國際清償的支付手段和資產,即一切在國內外銀行的外幣存款,在國外能得到償付的外幣、外幣票據、各種支付憑證、股票和債券,以及可以用來清償國際間債務的其他資產,都屬於外彙的範疇。具體包括以下內容:

(1)外國貨幣,包括紙幣、鑄幣。

(2)外幣支付憑證或者支付工具,包括票據、銀行存款憑證、銀行卡等。

(3)外幣有價證券,包括債券、股票等。

(4)特別提款權。

(5)其他外彙資產。

7.4何為彙率

彙率是外彙的價格,是一個國家貨幣折算成另一個國家貨幣的比率或比價。要將不同國家間的貨幣進行折算,就要明確標價方法和彙率種類,才能在外彙結算業務中準確進行外幣折算。

1.彙率的標價

在進行外彙折算時,由於選擇計價貨幣的標準不同,可以分為兩種標價方法:

(1)直接標價法。

直接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的外國貨幣,折算為相應數量的本國貨幣價格的方法。現在世界上大部分國家(或地區)采用此法,我國也是如此。例如:1美元=8.2750元人民幣,即表示為用1美元可以兌換8.2750元人民幣。

在直接標價法下,固定單位的外國貨幣兌換本國貨幣的數值增大,稱為外國貨幣彙率上升,表示為外國貨幣升值,本國貨幣貶值;反之則表示外國貨幣彙率下降,本國貨幣升值,外國貨幣貶值。

(2)間接標價法。

間接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的本國貨幣,折算為相應數量的外國貨幣價格的方法。英國一直采用間接標價法。例如:1英鎊=1.3750美元,即表示為用1英鎊可以兌換1.3750美元。

2.彙率的種類

彙率由於其具有時效性強和受環境影響大的特點,按不同的情況有以下分類方法:

(1)買入彙率和賣出彙率。

在我國,外彙收支一般均集中在商業銀行和政策性單位,它們在收支外彙的過程中實行外彙買賣,以賺取買賣差價,其外彙標價方法可以分為買入彙率、賣出彙率和中間彙率。

買入彙率又稱買入價,是指銀行向持彙人(包括企業)買入外彙時所標明的彙率。

賣出彙率又稱賣出價,是指銀行向購彙人(包括企業)賣出外彙時所標明的彙率。

中間彙率是指買入價和賣出價的平均價,等於買價加賣價之和除以2。

例如,2005年某日,銀行當天的美元買入價為1美元=8.20元人民幣,當天的美元賣出價為1美元=8.40元人民幣,則美元中間價為1美元=8.30元人民幣。對於企業而言,銀行買入價則是企業的賣出價,銀行賣出價則是企業的買入價,切記不可混淆。

(2)即期彙率和遠期彙率。

彙率時效性相當強,例如,1月5日彙率為1美元=8.2735元人民幣,但1月6日彙率可能是1美元=8.2760元人民幣,後天則可能是1美元=8.2715元人民幣等。在這種情況下,可按外彙買賣交割時間的長短來劃分彙率。

即期彙率是指雙方買賣成交後,在當天或於兩天內付款,實行交割的彙率。

遠期彙率又稱為期彙彙率,是指外彙買賣在未來某一約定時期交到的彙率,常在外幣交易套期保值業務和外幣約定套期保值業務中為避免外彙彙率變動風險或進行投機性交易時采用。

(3)國際彙兌方式下的彙率。

電子國際彙兌結算業務中,由於信用工具和外彙收付時間的不同,可分為電彙、信彙和票彙彙率。

電彙彙率是以電報、海底電纜或電傳傳達付款時所使用的彙率,由於不受利息因素的幹擾,也無外彙風險,一般被視為彙率基準。

信彙彙率是以信函傳達付款通知時使用的彙率。

票彙彙率是指銀行買賣外幣資產、支票或其他票據時所使用的彙率,由於付款時間不同可分即期和遠期票彙彙率。

7.5何為外彙風險

外彙風險是指因彙率的突然變動,給一個經濟實體或個人手中持有的以外幣計價的資產或負債的市場價值帶來上漲或下跌的風險。在商品進出口貿易中,若存在著遠期付款為支付條件的交易行為時,由於外彙是在將來一段時期後才能收回或支付的,如果在收付彙時彙率低於成交時的彙率,則出口企業所收入外彙的實際價值就會減少,而進口企業的購彙成本會下降;反之如果在收(付)彙時彙率高於成交時的彙率,則出口企業收彙的實際價值會增加,而進口企業的購彙成本則上升。影響外彙風險的因素還有經濟環境和意外事件,都會直接影響到外彙的實際價值。

出納人員在了解外彙風險的同時,要積極防範外彙風險,選擇在對外貿易中較平穩的貨幣,基本原則是“收硬付軟”,即對收彙或債權貨幣選擇彙率穩定趨升的貨幣,即硬貨幣;對付彙或債務貨幣應盡可能選擇彙率相對波動趨降的貨幣,即所謂軟貨幣。在進行外彙結算業務時,還可以選擇外彙套期保值業務,降低外彙風險。

7.6如何用彙款方式進行外彙結算

1.彙款的定義

付款方通過銀行將應付的款項彙給收款方,這種支付方式就叫做彙款方式。

一筆彙款業務有四個基本當事人:彙款人、收款人、彙出行和彙入行(解付行)。彙出行是指彙款人委托彙出款項的銀行。彙款人在委托彙出行辦理彙出款時,須向其出具彙款申請書。彙入行或解付行是指受彙出行委托解付彙款的銀行。彙出行委托彙入行解付彙款,應及時將彙款金額撥交彙入行,即進行償付。

2.彙款的種類

(1)按彙款方式不同,彙款可以分為信彙、電彙和票彙三種。

①信彙。

信彙是彙出銀行應彙款人的申請,用航空信函將信彙委托寄彙入銀行,授權彙入銀行將款項支付給收款人的一種彙款方式。

采用信彙方式的優點是價格較為低廉,但相對來說收款人收到彙款的時間較遲。

②電彙。

電彙是指由彙出行應彙款人的申請用電報或電付通知彙入行,委托電彙是指彙入行向收款人付款的一種結算方式,電彙方式收款較快,但費用較高。

③票彙。

票彙是彙出銀行應彙款人的申請,代彙款人開立以其國外分行或代理行為解付銀行的銀行即期彙票,收款人持彙票到解付銀行取得款項的一種結算方式。

在具體業務實踐中,多數使用信彙和電彙兩種方式。這兩種方式,對收付款雙方的利害關係各不相同。對於收款方來說,采用電彙方式可以較早地收到貨款,從而加速資金的周轉,增加利息收入,避免由於彙率波動而帶來的風險,因此收款方在必要時,比如款項金額較大、彙率波動較大以及結算貨幣貶值較快等,應要求在合同中注明采用電彙方式;反過來,對於付款方來說,采用電彙方式意味著必須負擔較多的電報費用和銀行手續費用,因而在收款方未要求使用電彙支付的情況下應盡量使用信彙方式,如果收款方明確要求使用電彙,對於由此增加的費用可以通過壓低合同價格等方式要求對方承擔一部分甚至全部。

(2)在國際貿易中,彙款結算方式按照貨款與裝運貨物先後的不同,又可分為預付貨款和貨到付款兩種。

①預付貨款。

預付貨款又稱先結後出,是指出口商要求進口商將預付的部分或全部貨款通過銀行彙給出口商後,出口商才裝運貨物。

預付貨款主要是出口商擔心進口商不履行買賣合同不付或拖延支付貨款。對於出口商來說,預付貨款是先收款後發貨,資金不受積壓,因而對出口商有利。而對於進口商而言,預付貨款是先付款後交貨,對進口商不利,因為進口商要積壓資金並負擔出口商不按合同規定裝運貨物的風險,一般隻適用於少數國際市場上急需的、進口商售出貨物後能取得較高利潤的暢銷商品的進口。

②貨到付款。

貨到付款又稱先出後結,是出口商先發出貨物,進口商後付款的結算方式。

對於進口商而言,貨到付款方式是先收貨後付款,不必積壓資金,因而對進口商最為有利;而對出口商而言,是先出貨後收款,不僅要積壓資金,而且還要承擔進口商不付貨款的風險,因而對出口商不利,出口商一般不願意接受這種結算方式,除非對進口商信用狀況十分了解,或者用於新產品的出口以便在國際市場上打開銷路,或者用於滯銷貨物的出口以便加速資金的周轉,等等。

3.彙款的業務流程

彙款方式的業務流程可以概括為以下三個階段:

(1)委托。

彙款人委托彙出銀行將款項彙給收款人。

(2)指示。

彙出銀行指示彙入銀行將款項支付給收款人。

(3)支付。

彙入銀行將款項支付給收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