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會計係統與手工會計係統相比,不僅僅是處理工具的變化,而且它在會計數據處理流程、處理方式、內部控製方式及組織機構設置等方麵都表現出一些新的特點。
一、數據來源和加工的特點
1.在會計數據的采集方麵
除了人工采集輸入會計數據,計算機會計係統還可以將一部分經濟活動現場發生的原始數據通過自動輸入裝置轉化為計算機可以直接處理的數據形式,而無須人工重新輸入。如在超級市場中使用條形碼掃描係統,在商品的進貨與售出過程中,通過掃描儀對條形碼的掃描,各種商品的名稱、計量單位、單價、規格型號等數據就可自動輸入到計算機係統。這些數據不但可以用來進行商品的管理,而且可以直接進行會計處理,速度快、差錯少,提高了會計工作的效率。同時由於是即時處理,某些會計數據可以及時反饋給有關人員,大大提高了會計數據的有用性。
2.在會計數據的存儲方麵
原來用於記錄會計數據的主要材料——紙張基本上被取消了,而代之以軟磁盤、硬磁盤、磁帶以及光盤等各種磁性存儲材料。新的存儲材料體積孝存儲密度大、易於傳遞、易於複製、易於保管,具有紙張無法比擬的優點。數據存儲的時間周期可以大大縮短。
3.在會計數據的處理方麵
原始數據通過自動掃描裝置或人工輸入方式輸入後存儲於計算機,在此後的數據加工過程中……計算機自動按照事先編製的程序進行各種處理工作,很少或者完全不需要人工幹預。此後……可以根據需要,隨時查詢或打印有關的賬簿、報表。
4.在會計數據的傳輸方麵
隨著網絡通信技術的發展,通過網絡來傳輸會計數據已成為現實。在計算機網絡中,電纜、電話線或衛星都可用於通訊,公司內各個部門及子公司的計算機聯網之後,盡管遠在千裏之外,亦可隨時相互調用會計數據。某些大的跨國集團,已經通過因特網來傳遞會計數據。
隨著網絡通信技術的發展,通過網絡來傳輸會計數據已成為現實。
二、會計核算形式的特點
在手工方式下,對會計數據進行的分類整理是通過將記賬憑證的內容按會計科目轉抄到日記賬、明細分類賬以及總賬的形式來實現的,因此圍繞如何減少登賬(轉抄),特別是登記總賬的工作量而產生了各種各樣的會計核算組織程序。
常見的有:記賬憑證核算組織程序、多欄式日記賬核算組織程序、科目彙總表核算組織程序、彙總記賬憑證核算組織程序以及日記總賬核算組織程序等五種。但這些核算組織程序,隻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或簡化轉抄的工作,而不能完全避免轉抄,這就決定了這些處理形式不可避免地帶有手工處理的局限性。其主要缺陷是:
(1)數據大量重複。
(2)準確性差。
三、記賬憑證編製的特點
在手工會計下,適應企業業務量的多少,可將記賬憑證分為不同的種類。 比較常見的做法有……
(1)分為收款憑證、付款憑證、轉賬憑證三類;
(2)分為現金憑證、銀行憑證、轉賬憑證三類;
(3)分為現收、現付、銀收、銀付、轉賬五類;
(4)不分類,隻設一種通用的記賬憑證。
與手工方式相比,電算化方式下的記賬憑證在內容上基本保持一致,但記賬憑證的產生、取得及分類都有了很大的不同。電算化方式下,記賬憑證有三個來源:
(1)手工編製的零星業務的人工憑證;
(2)其他業務子係統對業務處理後自動編製的機製憑證;
(3)賬務處理子係統自身派生的派生憑證。相應地,記賬憑證分為三類:人工憑證、機製憑證和派生憑證。其中,人工憑證是手工編製、手工錄入的,後二者則是機器自動編製、自動轉錄的。下麵,對電算化方式下的三種記賬憑證作初步的分析,比較它們各自的產生過程和處理方法,並結合具體的經濟業務進行說明。
1.人工憑證
對零星業務編製的人工憑證主要產生於未單獨設置子係統進行核算的經濟業務,如零星的現金收支、銀行存款的存取及應收、應付賬款的往來結算等。這些業務的處理類似手工方式下記賬憑證的編製。由於人工憑證從屏幕輸入,所以設計一個直觀、方便、準確性高的輸入模塊,將有利於提高憑證的輸入速度,減少數據輸入錯誤,提高係統的運行效率。這樣,屏幕輸入格式理所當然地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