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2 / 3)

為了保證會計係統數據資料的正確、真實,隻有輸入功能並不是完整的輸入模塊,還應包括憑證輸入過程中的編輯和數據檢測。利用邏輯判斷、平衡法則、檢驗法等檢測手段對輸入的記賬憑證進行檢測,及時發現錯誤並進行編輯修改,才能產生正確的人工憑證。可見,人工憑證的產生取決於手工填製、憑證錄入、數據檢測等一係列的工作,而設計一個直觀、方便……準確的輸入模塊,又是其中關鍵的一步。

2.機製憑證

各業務子係統處理業務後自動編製的機製憑證,與人工憑證的區別比較大,它無須人工直接參與編製,而是在一定業務處理後,由各子係統自動編製憑證並傳遞到賬務處理子係統。因此,針對一定的業務,在其業務子係統中設計一套簡潔、明確、可靠的數據流程,是及時、準確地產生機製憑證的重要一步。

機製憑證與人工憑證涉及的業務不是明確界定的,可以根據自身特點和電算化程度高低,或多或少地采用人工憑證和機製憑證。機製憑證的廣泛使用可以簡化手工勞動,提高工作效率和準確程度,但也要求有較高水平的軟件係統支持,尤其一些情況複雜的業務,沒有可靠、流暢的程序支持,難以產生真實、正確的記賬憑證;同時人工憑證也不可能完全取消,如支付辦公費、其他應收款、其他應付款的往來結算等零星業務都離不開人工憑證,人工憑證在現階段仍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3.派生憑證

由賬務處理子係統自身產生的派生憑證。它主要涉及期末一些固定的結轉業務。這種記賬憑證完全產生於賬務處理子係統的內部,從而區別於產生於各業務子係統的記賬憑證。其實,派生憑證和機製憑證都是通過設計一定的程序,由機器自動編製的記賬憑證。所以,數據流程的確定和程序的設計對派生憑證的產生也同樣重要。

會計信息係統中較典型的派生憑證是期末結轉形成利潤時產生的憑證。期末,要求把本期銷售成本、銷售稅金、銷售費用、銷售收入等科目餘額結轉到利潤科目,形成利潤。這一過程是在賬務處理子係統中完成的,產生比較完整意義上的派生憑證。

會計電算化以後,記賬憑證一旦輸入,此後的各種處理均通過計算機自動進行,原來手工方式下對記賬憑證進行分類的意義隨之降低。但電算化以後,記賬憑證的來源發生了變化,如上所述其來源主要有三個:人工憑證、機製憑證和派生憑證。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所關心的已經不是根據記賬憑證登賬的工作量大小問題,而是憑證的來源。因為這時所有的記賬憑證都存儲在一起,必須從中明確的區分出憑證的來源。因此,會計電算化以後對記賬憑證按其來源而不是按會計科目進行分類,是必要的且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沒有必要繼續沿用原手工會計對憑證的分類方式。

四、會計賬簿編製的特點

這是由於會計核算組織程序變化而產生的派生問題。按照一般的解釋,所謂賬簿是指根據會計憑證序時、分類記錄經濟業務的簿籍。按其性質和用途可以分為序時賬簿、分類賬簿和備查賬簿。其中,序時賬簿包括現金日記賬、銀行存款日記賬;分類賬包括總分類賬和明細分類賬;備查賬簿則用於上述賬簿中未記錄或記錄不詳的內容進行補充登記。在手工會計下,上述賬簿屬於數據存儲。一張新的記賬憑證產生以後,將其數據按會計科目的方向進行轉抄……登記,從而形成相應的日記賬或分類賬。

如上所述,新的處理方式已經改變了這種處理過程。如當需要查詢現金日記賬時由計算機從所有記賬憑證中將涉及到現金科目的記賬憑證挑選出來,再加以編輯即可。由此,我們可得到如下兩點認識:

(1)賬簿的概念發生了變化。電算化以後的所謂會計賬簿隻不過是根據記賬憑證按會計科目進行歸類、統計的中間結果,在計算機內部不存在手工意義下的各種賬簿。

(2)將會計賬簿分為日記賬、總賬及明細賬的價值和必要性已經不大。電算化以後,隻要給出一個會計科目,計算機就可將涉及到該科目的所有業務全部篩選出來形成所謂的賬簿,而不管這個科目是現金科目還是銀行存款科目,是總賬科目還是明細科目。而且隻要對挑選的結果按日期進行排序或索引,所有的賬都可表現為日記賬的形式。

這種變化是會計數據處理上的一次革命,它突破了手工會計的局限性。在手工方式下,我們不能要求會計人員按登記日記賬的要求去逐日、逐筆登記所有賬簿,這是人工所無法勝任的……既然使用計算機以後改變了這種狀況,已經沒有必要繼續沿用手工會計下關於賬簿的一些概念和分類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