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篇作文(3 / 3)

下課了,好些同學來看山子的作文。

小胖不屑地問:“山子,這個故事,你是不是抄書上的?”

山子說:“不是。”

“那,我怎麼好像在哪本書上見過呢?”

山子說:“我的確不是抄的。想抄,手頭也沒有書呀!”

“那你是在哪兒看到的?”

“是一個大爺講的。”

“農村老大爺能講出這樣的故事來?”

山子老老實實地說:“真是他講的。”

“他講了一遍,你就記住了?”

“是啊!”

這時,山子的好朋友大虎在一邊幫腔:“可不是咋的!俺村裏那個大爺,是講故事的高手。他知道的故事可多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講也講不完。”

小胖還不罷休,反問大虎:“你憑什麼保證山子寫的故事就是聽那個大爺講的?”

大虎不高興了,不客氣地說:“你老追問故事從哪兒聽來的幹什麼?你有本事,也寫一篇得91分的作文呀!”

大柱這時也忍不住插嘴說:“大虎,這又跟你有什麼關係?你管什麼閑事?”

大虎毫不客氣:“那跟你又有什麼關係?豈有此理!”

眼看雙方爭執了起來,班長大旺忙說:“算了,算了!不要爭了!”

小胖這才不說話了,但不服氣地瞪了山子一眼。

大柱也冷笑著衝山子哼了一聲。

上廁所的路上,大虎悄悄地對山子說:“以後少搭理他們。大柱和小胖從小就很要好。他們作文不行,還眼紅別人。”

山子想想人高馬大的大柱,心中不覺有幾分打怵。

第二節課後,三班來了四五個同學。

領頭的男同學問誰是山子。

山子吃了一驚,忙站了起來。

領頭的男同學說:“郭老師在我們班讀了你的作文,我們覺得你寫得實在是太好了,所以想來認識認識你,交個朋友。希望你以後多幫助我們。”

山子這才放了心。對於別人的讚賞他還不習慣說“謝謝”,隻說:“我盡力而為吧。”

吃了晚飯,那幾個同學又來找他,讓他介紹經驗。這時,本班的幾個男同學也湊過來聽。山子擔心小胖大柱他們再說風涼話,就說:“咱們到外邊去說吧。”

他們來到教室外邊的一棵翠綠的槐樹下,三班領頭的那個男同學自我介紹:“我叫陳天明。山子同學,你說說,怎麼樣才能寫好作文?”

山子想了想,說:“我也說不好。我覺得首先不能寫跑題。”

“還有呢?”

“故事得寫完整,起承轉合,都得考慮到。”

“哎,慢點兒慢點兒。你剛才說‘起’什麼?”陳天明打開了本子。

另外幾個同學也打開了本子,山子就有點兒不好意思了:這幾個同學對作文這麼重視啊!

“起、承、轉、合。這是我六年級的語文老師李老師講的。”

陳天明認真地記了下來,又問:“這四個字是什麼意思呢?”

山子就根據李老師講的,又加上了自己的一點兒理解,講了起來。

這時,四班教室裏又出來了三個女同學,也圍上來聽。

“山子,你比我們還小兩三歲呢,你怎麼有那麼多可寫的?一口氣就寫了五頁。我寫了一頁半,腦子裏就空空的了。”

山子見來了這麼多女同學,有點兒拘束,但還是說了下去:“李老師說,小學、中學階段,就是一個識字、積累詞彙的階段。所以平時得多看書、多讀報。看得多了,掌握的詞彙就多了。該用的時候,就用上了。”

“唔。”陳天明他們連連點頭。

“自己還可以專門用一個本子,抄下一些優美的詞和句子。老師說,那叫《詞語集錦》。”

“你有《詞語集錦》嗎?”

“有。”

“我們看看行嗎?”

“行。”

“你都看過哪些書?”

山子就說,自己讀過《林海雪原》《苦菜花》《水滸傳》《西遊記》《山鄉巨變》,還讀過《科學家談21世紀》等。

“嗬,你讀過的書可真不少呢!”

“還有呢,平時多注意觀察。這也是李老師講的。咱們考初中時,作文題目是……”

一個同學接上去:“‘記一個熟悉的人’。”

“我寫的生產隊長林大叔,就是以我們村裏的生產隊長為原形來寫的。我寫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他冒雨搶場,是真的;第二件事關心五保戶大爺、第三件事勸小女兒把撿的豆莢送到隊裏的場院上,是我編的。”

“寫記敘文可以編故事嗎?”

“有的記敘文可以編;但有的記敘文,像‘我的母親’‘我的老師’‘我的同桌’‘我的同學’,就不能編了,必須得寫真事,才能真情流露。”

“唔。”陳天明邊點頭,邊往本子上記。

一個女同學說:“這些,我上小學時老師都沒講。”

“對了,還有兩條。一是平時要練寫字的速度。這是我姐姐講的,她是語文老師。她說,字既要寫工整,還要寫得快。因為,考試的時間有限,首先要把作文寫完,寫完之後,還要從頭到尾抓緊看一遍,把寫錯的字、詞,寫得不恰當的地方都改過來。如果時間來得及,就看兩遍。”

“還有呢?”

“我平時寫周記。”

“周記?”

“有時一周寫一篇,不太忙時,每周寫兩三篇。長短都行,記流水賬也可以,主要就是為了練習。”

“怪不得呢,多寫多練,熟能生巧嘛!唔,這是個好辦法。我們回去以後,也寫周記。”

“山子,還有什麼經驗?”

“沒了,談不上什麼經驗。”山子誠懇地說。

快上晚自習了,陳天明要借山子的《詞語集錦》看看,山子忙去教室裏拿了來給他。

第一次作文的成功,大大地增強了山子的信心,也使他對寫作文產生了更大的興趣。

山子想,這個故事,雖說寫得還不錯,但總是聽來的,不是自己編的。下次考作文,自己一定編一個好故事。十二歲的山子,這時候還不懂得用“創作”這個詞。

山子不動聲色地將全班同學打量了一番,暗想:在小學裏,自己的作文水平一直是數一數二的,上了初中也一定要保持這個水平。山子下定了決心: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不能自滿,要努力把作文寫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