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別多日,前段時間我忙著找工作,所以很長時間沒再關心作品的事。如今我總算幸運地找到了工作,所以才有時間來更新——“胡漢山又回來了”。
我本以為象我這等成績差的學生在學校不大可能找到工作,實際上在學校成績並不是太重要,我雖然成績不好,但文才口才了得,去年我們學校迎接國家評估時要搞一個學生與評估專家的研討會,要挑選口才好思維敏捷的人上,於是我被選中,為學校出了把力,也正因如此,係裏的老師認識了我。後來係裏向用人單位推薦人才時,把我推薦了過去,學校雖然在很多事上讓我不滿,但這件事倒讓我滿意。
我上次更新大約是在七月份,那時候上傳的是《馳風傳奇人物譜》,已寫到二號人物靈馨,然後就夭折了——實際那時候我正在創作中篇,所以無暇顧及長篇了。畢竟要把一個長篇搞成功實在不是易事,搞長篇就相當於長期而大額的投資,等待時間長,收效又慢,而我是不能長久等待的,不能在長篇這一棵樹上吊死,所以在我兄弟的建議下,我開始了中篇的創作。
我在以前上傳的文章中就說過,我創作長篇主要並不是為了利益,而是對這許多年來自己思想與才能的修煉作一個總結與驗證。創作完成之後我對自己很滿意,並且我自信自己的作品在娛樂性、文學性、思想性這些方麵的成就在當今文壇(包括通俗文壇與純文壇)已沒有幾個人可比(當然,我出如此狂言,讀者盡可以說我大言不慚,然而我此人藝高人亦狂,狂性已成習慣,因為我很看不慣當今文壇的一些不良習氣,大放狂言實則是譏諷當今文壇。我在《馳風傳奇人物譜》裏就曾說過,我不僅想做一個文學家,還想做一個思想家,所以當我的長篇創作完成之後我就一頭紮進了學術研究之中。那時主要研究的是當今教育,研究了一學期,我寫了一篇帶雜文風格的論文《應試教育的“吸星大法”——由軍訓透視應試教育》,作為這一學期學術研究工作的總結,寫好之後也很滿意,自信它是一顆重磅炸彈,一旦投放出去很可能會引發爆炸性效果。投炸彈也要選好時機,目前仍不是最佳時機,所以還沒投出去。當然,不久我就會讓這篇論文同讀者見麵。)
好了,閑話不多提,言歸正傳。雖然我的作品已有如此高的成就,然而要讓廣大讀者知道它、接受它、認識它決不是易事,說句老實話,確實比登天還難,尤其在當今烏煙瘴氣、小人當道的通俗文壇與道貌岸然、不務正業的純文壇,更是如此。我以前跟我兄弟坐論當今社會發展大勢時就說過,現在雖是和平年代,太平盛世,但在文化教育這一塊,還是亂世,因為這一塊十分混亂,看不到與這個新時代相適應的東西,反而背道而馳,走上了邪路——君不見,教育上應試教育一統天下,當今教育早已背離了小平同誌所提出的教育方針,在邪路上越走越遠,迷途不知返;君不見,文壇上庸俗低劣之作泛濫,炒作拜金之風盛行……
不好意思,批評家的職業病又犯了,再次言歸正傳,在文壇如今這種情況下,一部好作品要想出世實在不易,就談通俗小說這一塊,由於網絡的便捷,使得人人都可以在網站上注冊一個作家發表作品,這樣雖圓了不少人的作家夢,但也使作家這條路擁擠堵塞,千軍萬馬搶過獨木橋,橋就那麼點大,想過的人又那麼多。按理說應該讓優秀者通過,可是優秀者畢竟少數,被淹沒在庸群俗流的大海中,找他們等如大海撈針。網絡的便捷使人也變懶了,那些負責評判作品好壞的人不會去仔細地審讀每一部作品,一切都交給網絡去做吧,讓數字來說話,於是點擊率之類的東西成了評判作品新的標準。
我所質疑的是,那些在各大網站點擊排行榜上的作品就真的是好作品嗎?我舉一個例子,一群王八在一起比大小,總會有一個是最大的,可它再怎麼大也是一隻王八——再差的作品中都可以靠點擊率篩選出幾個“好”的來。我們會看到各大文學網站都有自己的招牌作品,其實道理很簡單,即使它網站裏的作品再差它都會找一兩部出來貼上“經典”的標簽作為自己的招牌。說到底,作品好不好他們是不問的,反正全憑點擊率說話,點擊高的就是好,而那些所謂的好作品他們很可能從來都沒看過。也許他們會說這種方法把評價的權利給了讀者,是很民主的,然而讀者也是無奈,網站裏的作品再差也要選部好的出來。另外,由於長期以來庸俗之作的泛濫,把讀者的評價標準也給搞低了——試問在一個放滿臭鹹魚的屋子裏,你是否能辨別出哪一隻鹹魚比另一隻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