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2 / 2)

楚人好以鳳喻己或者以鳳喻人,這在先秦各族中是獨一無二的。按照一個誇張的傳說,楚莊王即位後三年不理政事,還下令要處死進諫者。一位大夫求見,說是要請楚莊王猜一個謎語。楚莊王左手摟著鄭姬,右手抱著越女,坐在鍾鼓之間,接見這位大夫。這位大夫問道:“有鳥在於阜,三年不蜚不鳴,是何鳥也?”楚莊王答道:“三年不蜚,蜚將衝天;三年不鳴,鳴將驚人。”在這個為後人所樂道的故事裏,寓諫於謎的大夫以鳥喻楚莊王,楚莊王則以鳥喻己。這鳥,飛能衝天,鳴能驚人,非鳳莫屬。《九章·懷沙》有句曰:“鳳皇在笯兮,雞鶩翔舞。”顯然,這是屈原以鳳喻己。類似的例子,在文獻中還有不少。

屬續:古樂名。祝融之樂為屬續。

離:鳥名。

鸞:為文彩斑斕之鳳。

春秋時代,楚是夷的代表,晉是夏的代表。還可以說,楚是南方的代表,晉是北方的代表。晉人與楚人不同,他們喜歡以龍喻人或者以蛇喻人。如《史記·晉世家》記晉文公即位後賞功臣,應受重賞者五人,但漏掉了介之推。“介之推從者憐之,乃懸書宮門曰:‘龍欲上天,五蛇為輔。龍已升雲,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獨怨,終不見處所。’文公出,見其書,曰:‘此介之推也。……’”鄭人與晉人相似,也喜歡以蛇喻人。如《史記·鄭世家》記鄭厲公為權臣祭仲所迫,出居邊邑。後來鄭都發生一件怪事,“內蛇與外蛇鬥於鄭南門中,內蛇死”。這是一個先兆,不久鄭厲公便殺死鄭子而複位了。

殷人也尊鳳,但不如楚人尊鳳之甚。胡厚宣指出,殷墟卜辭表明殷人以為鳳是天帝的使者。卜辭“於帝史鳳一犬”,即用狗去祭號為“帝史(使)”的鳳。卜辭“尞帝史鳳一牛”,即用一頭牛去祭鳳。後世也有類似的觀念,如《太平禦覽》第9卷引《龍魚河圖》曰:“風者,天之使也。”上古“風”、“鳳”二字相同,被尊為天使的風就是鳳。上古的風神飛廉是鳳的別種,稱述“飛廉”最早的文獻是《楚辭》。屈原作《離騷》,在幻想中巡天,夜以繼日,有句曰:“前望舒使先驅兮,後飛廉使奔屬。”望舒是為月亮駕車的神,飛廉則是風神。可見,楚人也以為鳳是天使。

日中的跋烏也是鳳的別種。它是日神的化身,一如鸞鳥是雷神兼火神的化身,飛廉是風神的化身。日和火都是紅色的,由此鳳也染上了紅色。崇鳳的楚人以紅色為貴,就是出於這個緣故。漢代以後,鳳有了“朱鳳”、“赤鳳”、“火鳳”之類代稱。唐人杜甫所作詩《朱鳳行》有句雲:“君不見瀟湘之山衡山高,山巔朱鳳聲嗷嗷。”唐人李端所作詩《江上賽神》有句雲:“蒼龍隨赤鳳,帝子上天時。”唐人元稹所作詩《箏》有句曰:“火鳳有凰求不得,春鶯無伴囀空長。”古代正宗的鳳就是這樣,雖有五彩文,但以火紅為主色。

西方的phoenix,源於希臘語,也是一種神鳥。西方把中國的鳳譯為phoe-nix,相應地,中國把西方的phoenix譯為鳳。其實,彼此的神性是很不一樣的。相傳phoenix像鷹,但有火紅色和金黃色的羽毛,每到500歲(也有說是1461歲或7006歲的)就**,而能從灰燼中再生。在phoenix身上,寄托著人們對永生的追求。至於天下是否安寧,則與phoenix無關。中國的鳳多數不像鷹,沒有以**求再生的神性,卻能使天下安寧。在鳳身上,寄托著人們對太平世界的向往。

笯(nu):鳥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