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節選)(1 / 2)

屈原

(原文)

曰遂古之初,誰傳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誰能極之?

馮翼惟像,何以識之?

明明暗暗,惟時何為?

陰陽三合,何本何化?

圜則九重,孰營度之?

惟茲何功,孰初作之?

斡維焉係?天極焉加?

八柱何當?東南何虧?

九天之際,安放安屬?

隅隈多有,誰知其數?

天何所遝?十二焉分?

日月安屬?列星安陳?

出自湯穀,次於蒙汜。

自明及晦,所行幾裏?

夜光何德,死則又育?

(譯文)

遠古之初的情形,由誰傳述?

天地還沒有形成,何從考證?

宇宙混沌晝夜不分,誰能探個窮竟?

大氣彌漫而無形,憑什麼認識?

日日夜夜,是如何造成?

陰陽二氣參合,何為本體,何為化生?

天體渾圓有九層,是誰謀劃測量?

何等偉大的工程,最初由誰建造?

天蓬的軸心何處係?天蓋的脊梁如何放?

八根天柱與八方相當,為何東南方不夠長?

九天之間的邊際,怎樣擱置怎樣連接?

天的彎曲和角落很多,誰知其數目?

天與地相合在何處?十二辰分在哪裏?

日月怎樣附著?星宿怎樣排列?

太陽從湯穀出來,停宿在蒙水邊,

從早到晚,要走多少裏路?

月亮有什麼本領,為何死了能再生?

選自朱熹《楚辭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斡維:轉運的樞紐。

九天:指天的中央和八方。

隈:彎曲的地方。

厥利維何,而顧菟在腹?

女歧無合,夫焉取九子?

伯強何處?惠氣安在?

何合而晦?何開而明?

角宿未旦,曜靈安藏?

不任汩鴻,師何以尚之?

僉曰“何憂”?何不課而行之?

鴟龜曳銜,鯀何聽焉?

順欲成功,帝何刑焉?

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

伯禹腹鯀,夫何以變化?

纂就前緒,遂成考功。

何續初繼業,而厥謀不同?

洪泉極深,何以填之?

地方九則,何以墳之?

應龍何畫?河海何曆?

鯀何所營?禹何所成?

康回馮怒,地何故以東南傾?

月中的黑影是什麼?難道兔子在它腹中?

女歧沒有配偶,為何生了九個孩子?

北風神住在何處,寒冷的風在哪裏?

為何天門關上就黑暗,打開便亮堂?

天未明時,太陽藏在什麼地方?

鯀不能勝任治水,眾人為何要推舉?

都說不必擔心,怎麼不試便任用?

鴟龜曳銜擋水的主張,鯀為何要聽從?

順從眾望以求成功,堯為何治罪他?

長久幽閉在羽山,為何三年不判罪?

禹從鯀的腹中生出,何以有這般變化?

禹繼承前人的事業,終於完成功績。

如何繼續先業,在於謀略不同嗎?

大水非常深,如何填塞它?

大地高低分九等,水邊高地怎修築?

應龍如何以尾畫地?河水怎樣流入海洋?

鯀因何失敗?禹憑什麼成功?

共工怒觸不周山,大地為何向東南傾?

利:通“黎”,指月中影子。

女歧:星名,即九子母。

角宿: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汩(gu):治理。鴻:指洪水。

僉(qian):都,皆。

鴟(chi):鷹。

緒:餘事。

九則:九等。

應龍:有翅膀的龍。

營:惑,亂。此處依下文而譯“失敗”。

九州安錯?川穀何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