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園林述往
盡管這些在成都曆史上曾名重一時的園林早已灰飛煙滅,但它們在這塊土地上刻下的痕跡並未被歲月抹去,曆史記下了它們曾經的輝煌;盡管成都園林還無法達到北京的皇家園林、江南和嶺南的私家園林那麼高的藝術成就,但它依然有著無可替代的獨特魅力。
自公元前11世紀周文王築靈台、靈囿開始至19世紀末20世紀初列強入侵,中國園林走過了3000多年的發展曆程。當園林藝術達到輝煌頂峰的時候,那個強大帝國的頹勢卻已無法挽回。衰弱的王朝在氣息奄奄中目送夕陽西下,中國古典園林玲瓏的屋頂上鍍上了一抹淒涼的餘暉。隨著國土的淪喪、經濟的衰疲,封建文化也走向了沒落。此時西方現代園林思潮也日益東漸,中國傳統園林體係受到了猛烈的衝擊,並產生了急劇變革。中國園林輝煌的古典時期落下了沉重的帷幕。
其實中國的古典園林一直是中國文化特有的產物,它留有中國文化清晰的胎記。即中國的古典園林是中國人的原創,所以才有著很中國的模樣,文化與山石屋宇的結合才顯得那麼水乳交融,散發出獨有的氣韻才能在世界園林體係中獨樹一幟。而進入現代,中國的園林已經基本失去了民族文化的色彩,幾乎是在生硬地套用西方園林的造園模式,卻又試圖與中國文化相融合。可以說,中國的所謂現代園林隻是西洋園林的基本要素與中國文化母體相遇時所導致的一次可怕的“宮外孕”。當今中國已經幾乎沒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古典園林(不包括作為曆史遺存的古典園林),而都是些公共的園林,即所謂的公園。園林原本是有文化的富有階層為實現個人的人居理想而建造的私人居所,一旦“公共”了,“人民”了,也就沒有了個人的色彩,便也沒有了個性的魅力;況且還被抽去了文化的筋脈,便隻是一些沒有靈魂的園林構建的簡單組合。所以意境和風雅是談不上了,它隻能滿足人們的一些膚淺的娛樂需求,無法從中感受園居生活的無窮趣味。
因此,本書將要談論的園林為狹義上的園林,即古典園林;至於現代園林,那多半應歸於環境綠化的範疇,不在本書探討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