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傳燈心印(1 / 1)

竹林潤四色,圓光今圓寂,雲隱傷心通,大眾齊悲泣

冬天的太白頂,氣候非常寒冷,畢竟在大山,過去太白頂冬天取暖全部是用劈柴,山上常年有死去的大樹,都是師兄弟夏天的時候就已經全部準備好了留存備用,這是寺院一直延續的習慣,在太白頂山坳有一片小竹林,這片竹林非常奇怪,四色竹林,青色,紫色,紅色,和黃色,即是如此的竹園,很讓大眾喜愛,雲隱師父最早沒有發現,經過大眾的傳說,雲隱師父也好奇起來了,圍著竹園去觀察,發現了竹園秘密,那是曾經師父讓他去找幽靜風景時,看到的一模一樣,這時候雲隱趕忙跑去寮房翻閱經典,固然在長阿含裏麵一句話,須彌山邊有山,名伽陀羅,高四萬二千由旬,縱廣四萬二千由旬,其邊廣遠,雜色間廁,七寶所成,其山去須彌山八萬四千由旬,其間純生優鉢羅花、鉢頭摩花、俱物頭花、分陀利花,蘆葦、鬆、竹叢生其中,出種種香,香亦充遍。竹子在佛教中表現的非常特別,古人有青青翠竹,鬱鬱黃花。想到這些,雲隱師父一下笑了起來,這正是自己20多年前一直想知道的狀態,可惜是沒有任何人能告訴他,雲隱趕忙跑去找法忍師父,兩人一起去了圓光住持那裏,想把自己的所知道的悟境告訴圓光師父,當他們走進圓光師父寮房時,整個房子香氣撲鼻,桌上的酥油燈吱吱的叫著,顯現出七彩彩虹,圓光師父雙膝盤坐在炕上,身披袈裟,微微的笑著,身前麵放著幾部經典,和一雙草鞋,那是師父第一次上山穿來的,整整保存了四十多年,依然完好。再看圓光法師,雙耳微垂,鼻吸自然,本來就慈悲的相貌頓然更加慈祥了,在經書旁邊,寫著四個大字,續佛慧命,這時候雲隱不知所措,兩行長淚奔流而下,因為他知道師父要走了,而法忍師父沒有見過這樣的場麵,不知道發生了什麼,隻是麵對圓光住持一直看著,這時候一道強烈的光束,映照了整個房屋,那股從來沒有的清香,裝滿了房屋,對麵的大殿屋頂上已經站滿了數千隻麻雀,與麻雀一起的喜鵲依然嘰嘰喳喳,這情景是雲隱和法忍第一次見到的場麵,這時候法忍就出去喊師兄弟,告訴他們師父可能要走了,頓時真個寺院,陷入一片沉寂中,幾個弟子也嚎啕大哭,跪倒在師父麵前,一直看著師父慢慢咽氣,才慢慢把師父放平,蓋上師父唯一的出家的袈裟,這是師父早年就給他們講過的,師父圓寂以後,雲隱便當上了住持,帶領大眾一起修行耕作。

傳燈不忘師祖恩,續佛承接花開門,大眾和氣同祭拜,善巧施舍度眾生。

再說圓光住持圓寂以後,雲隱師父給圓光住持建了一座塔,這塔的名字叫吉焰塔,也可以稱靈骨塔,雲隱按照師父的意圖,續佛慧命開佛正門, 已經開始整合大眾所有的修行了,因為圓光法師在世的時候已經是高齡,所以帶弟子畢竟很吃力的,這時候需要雲隱住持來帶領師兄們修行了,雲隱師父做了住持,法忍師父成了當家,外來的和尚好念經,的確如此,因為圓光住持在世的時候,雖然手下弟子不少,缺少人才,正好雲隱法忍二人補上。自古道場需要的人氣,當初圓光住持也是在無奈的情況下收了很多弟子,實則在佛教傳承過程中,隻有可塑之才才能成為佛門弟子,這個規矩已經在唐朝時期就已經走樣,成為了宗派接承儀式了,什麼禪宗多少代傳法卷,華嚴多少代傳法卷,其實都是走樣子過形式,這是佛教最大的損失。正如是,黑夜傳蠟燭,誰也點不著。

雲隱師父不是這樣,他引導大家從教理教義入手,從行法基礎入門,目標開悟見性。雖然雲隱師父沒有達到最高的境界,但是開悟見性對雲隱來說已經是小兒科的事情了,早年剛入佛門,就已經知道真實狀態,隻是後來經過師父的點化才知道是開悟見性的境界。這時候雲隱已經經過圓光法師的指點,已經算非常不錯的了。而法忍一邊學習修行一邊管理寺院事務,也整天忙的不亦樂乎。老住持圓寂很快一周年了,這在佛教中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寺院僧眾都在準備著,紀念圓光法師圓寂周年,香花燈燭,笙簫琴箏樣樣齊全,參加紀念活動的有幾千人,在那個時代幾千人算很多了,沒有交通工具沒有,大家步行上山已經非常不容易了。法會非常圓滿由雲隱主持,這就是傳燈心印法會,雖然不是傳法,但是從對佛教的虔誠以及大眾的信念來說,也是召隆佛種的的機會,法會其殊勝也就無法用語言表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