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權實無分(1 / 2)

華嚴示實部,以密顯弘深,時代怎麼變,如來是根本。

談到修華嚴,這可是一件大事情,修華嚴,就是性修,華嚴是什麼意思呢?華嚴就是如來性,不是靠理解文字猜測華嚴境界,就是修華嚴,而是要經過自己所證悟的狀態,圓成次第,這才是修華嚴。華嚴在近代千年中,很少有人能破解了華嚴的秘密,大部分是依文解義,在整個華嚴部中,有300多卷華嚴經典,這是佛法真正的心法,心髓,其實唐密也是華嚴部的,故以密說立宗。藏傳最早期也是華嚴密部為主,但是時代變化,教理教義也發生了變化,假像形相表法現象,扭曲了大眾的對真法的認識,蓮花生大士也解釋成蓮花生大師,第一形象化是錯誤的,第二不知道蓮花生大士,就是華嚴的別名同樣是佛性的別名。自封為王的形象作亂,造成藏密一大部分人學不到正法,得不到正法。現在所傳播的藏密實際上多數是唐密的變種,藏密所用的大多經典都是唐密時期的大乘經典。所以說佛萬德譬如華,以如華之華德莊嚴法身,叫做華嚴。從般若部來講,華嚴屬於藏經之分類,藏識之別稱,大方廣華嚴經及其別出並支派之經也。這就是密性支派,並非藏密支派,不能混淆概念。佛華嚴三昧之略。以一真法界無盡緣起為理趣。達此理趣而修萬行,莊嚴佛果,謂之華嚴,一心修之謂之三昧。是華嚴大經及梵網經所說。無量壽經上曰:‘得佛華嚴三昧,宣暢一切經典。’六十華嚴經三十七曰:‘普賢菩薩,正受三昧,其三昧名佛華嚴。’瓔珞經曰:‘我先於第三禪中,集八禪眾,說一生補處菩薩入佛華嚴三昧定百千億偈。’探玄記十七曰:‘一釋名者,以因行華嚴成果相,令顯著故。二體性者,法界行門心海為體,以等持廣大無限量故。三明業用者有二:一依此顯說華嚴法,故無量壽經歎菩薩德中,言得佛華嚴三昧宣說諸佛經典。二依此顯示華嚴行,故上雲:施戒忍辱精進禪,方便智慧諸功德,一切自在難思議,華嚴三昧勢力故。’淨影無量壽經疏曰:‘如華嚴說,彼一三昧統攝法界,一切佛法悉入其中。’嘉祥無量壽經疏曰:‘此三昧皆飾法身,故雲華嚴。’這是華嚴在佛教中的地位性,也是諸佛種性,所以藏地用蓮花生大士的別名,本質上沒有錯,後人人物化就錯了。原始藏密“白力派”苯教將大量佛典及其修持改譯為苯教名相,並托名於不同時期之苯教祖師。因苯教之翻譯期與寧瑪派發展時期同步,故此苯教教授與寧瑪派教授更加相似,,這就是造成原始佛教在藏地變異的真實,與大乘佛教混為一體的雜說,導致很多人認為苯教是原始佛教,實際上原始佛教在華嚴時期,表達的依然是華嚴,隻是被人改頭換麵了。苯教如此寧瑪派同樣如此,純正的藏傳佛教,實際上與原始根本沒有離開過華嚴實部。蓮花生大士也並非是一個人名。

佛陀示現法,引眾入正門,三十二相好,十八神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