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以張愛玲的敏慧,她不難看出胡蘭成對範、周兩人用情的深淺。前者青春已過(比胡大一歲,又是守寡多年),胡隻是借她聊避一時(胡當時是被搜捕的漢奸);對後者卻有更多的喜愛,對她的體貼照顧,還更在張愛玲之上。因為當胡從報上得知小周因他在武漢被捕時,他甚至聲稱要趕去自首,以便救她。
一九四三年初春,李士群就任偽江蘇省省長,一向恃才傲物的胡蘭成又與周佛海及其左右羅君強、熊劍東密商奪權大計。李士群獲悉內情,很快就從蘇州趕回上海,在報社內與胡蘭成激烈爭吵,最後李士群怒不可遏地對胡蘭成說:“你如識相離開《國民新聞》,我可以發給你們一些遣散費,否則……嗯……”胡蘭成知道李士群說得出,也就做得到,因此他離開《國民新聞》,而李士群卻在幾個月後被毒死幕後主使者有戴笠、周佛海等人。
這又何嚐不是她自身的寫照。於是在半年後,也就是一九四四年七、八月間,英娣提出離婚,隨後胡蘭成與張愛玲私下成婚。對此胡蘭成的解釋是:“我為顧到日後時局變動不致連累她,沒有舉行儀式,隻寫婚書婚書文曰:胡蘭成張愛玲簽訂終身,結為夫婦,願使歲月靜好,現世安穩。為定。”“我們雖結了婚,亦仍像沒有結過婚。我不肯使她的生活有一點因我之故而改變。兩人怎麼亦做不像夫妻的樣子,卻依然一個是金童,一個是玉女。”這期間的胡蘭成,據羅君強的《偽廷幽影錄》說:“胡曾受池田支持,主編謀略性刊物——《苦竹》月刊。以後應日本人之聘,在漢口任華文《大楚報》社長,得到日本駐武漢‘呂’部隊參謀人員的同意,發表擁蔣媾和、日軍撤退的謀略文章。並公開講演,從事鼓吹,使陳公博、周佛海為之頭痛其時汪精衛已死,汪氏死於一九四四年十一月十日。”
胡張此次見麵,張愛玲在忍無可忍下,要他在自己和小周之間做出選擇,胡搪塞道:“我待你,天上地下,無有得比較,若選擇,不但於你是委屈,亦對不起小周。人世迢迢如歲月,但是無嫌猜,按不上取舍的話。”但是張愛玲這次不接受他這套玄遠之論,她隻說道:“你說最好的東西是不可選擇的,我完全懂得。但這件事還是要你選擇,說我無理也罷。”張愛玲並且頭一回做這樣的責問:“你與我結婚時,婚帖上寫現世安穩,你不給我安穩?”雖是責問,卻是情急之言。張愛玲此時已顧不得素日的矜持,甚至連強自鎮靜也做不到,直如溺水者在沒頂前方寸全亂的奮力掙紮。胡蘭成果然不應,隻含糊說世景荒荒,與小周未必有相見的一日,不說也罷。
《國民新聞》在李、胡帶領下,發行數量從一萬五千份增至兩萬份,讀者也不僅限於上海,南京、蘇、浙、皖、鄂及華北各省、市、縣均有分銷處,它成為汪偽《中華日報》的勁敵。
胡、張兩人相見後,很快就成為戀人。就張愛玲而言,她的社會生活麵十分狹窄,這是她的初戀,也是她一生中唯一充滿真情和激情的愛戀。(雖然十二年後她有過第二次婚姻,她嫁給六十五歲的美國作家賴雅,更多考慮的是在美國立足的生存需求。)而就胡蘭成來說,他在汪偽政權中打滾多時,人生閱曆豐富,他已結過三次婚:分別是原配妻子唐玉鳳,她嫁胡七年後病歿;而在廣西教書所娶的全慧文也早遭其遺棄;目前的妻子英娣則住在上海。
翌日去看張愛玲,果然不見,隻從門洞裏遞進去一張字條,因我不帶名片。又隔得一日,午飯後張愛玲卻來了電話,說來看我。我上海的家是在大西路美麗園,離她那裏不遠,她果然隨即來到了。另據胡蘭成後來記述“二月一日,回到上海,一下火車就去找蘇青,並要了張愛玲的地址”來推算,胡、張兩人初相見當在一九四四年二月四日。因為在這之前的一九四三年十二月七日,胡蘭成被關押於南京偽政府的牢房中,長達四十八天。因此有論者指為一九四三年冬,是不正確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