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耳中常聽一些不順耳、不中聽的話,心中常想些不順心的事,隻有這樣才是修身養性、提高自己的方法;如果聽到的話句句都悅耳,遇到的事件件都開心,那就如同把自己的一生埋葬在毒酒中一樣。
【原文】疾風怒雨,禽鳥戚戚①;霽②月光風,草木欣欣,可見天地不可一日無和氣,人心不可一日無喜神。
【注釋】①戚戚:惶恐不安的樣子。②霽:雨過天晴。
【譯文】如果狂風暴雨即將來臨,會使飛禽走獸感到惶恐不安;如果是風和日麗的天氣,花草樹木者都充滿欣欣向榮的生機。從自然現象中就可以看到,天地間不可以一天無安寧祥和的氣息,人的心中不可以一天沒有歡悅欣喜的心情。
【原文】醴①肥辛甘非真味②,真味隻是淡;神奇卓異非至人,至人隻是常。
【注釋】①醴:味道醇厚的美酒。②真味:天然純正的、美妙可口的味道。
【譯文】美酒、肥肉、辛辣、甘甜並不是真正自然的美味,真正自然的美味是平和清淡;行為、言談都神奇卓越的人,並不是真正道德修養完美的人,真正道德修養完美的人,其言行舉止和普通人沒什麼區別。
【原文】夜深人靜獨坐觀心①;始知妄窮而真獨露,每於此中得大機趣②;既覺真現而妄難逃,又於此中得大慚忸③。
【注釋】①觀心:佛家語,指觀察自己,即反省。②機趣:即玄妙、隱微的東西。③慚忸:不好意思。
【譯文】夜深人靜的時候一個人獨坐反省,才知道私心雜念都沒有了,剩下的是本性中的真誠,隻有此時才能從中領悟到生命的真諦;然而馬上又發覺真性隻是暫時的流露,私心雜念仍然是無法消除的,這時候就感覺很慚愧。
【原文】恩裏①由來生害,故快意時須早回頭;敗後或反成功,故拂心②處切莫放手。
【注釋】①恩裏:恩惠,別人善意的施舍和幫助。②拂心:不如意、不順心。
【譯文】在受到恩惠的時候往往會招來禍害,所以要在自己得意的時候早點回頭;失敗和挫折或許會有助於成功,所以在不順心、不如意的時候,千萬不要輕易放棄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原文】藜口莧腸①者,多冰清玉潔;袞衣玉食②者,甘婢膝奴顏。蓋誌以淡泊明,而節從肥甘喪矣。
【注釋】①藜口莧腸:藜,植物名,藜科,一年生草本,黃綠色新葉及嫩苗可吃。莧,植物名,莧科,一年生草本,莖葉可供食用,此處指粗茶淡飯。②袞衣玉食:袞衣指古代帝王所穿的龍服,玉食指美食,袞衣玉食,即華服美食。
【譯文】能忍受粗茶淡飯的人,大都具有冰清玉潔的高尚品格;而一心追求錦衣美食的人,往往願意卑躬屈膝忍受屈辱。所以,人的高尚誌向可以從淡泊名利中表現出來,而人的節操也可以從貪圖享樂中喪失殆盡。
【原文】麵前的田地①要放得寬,使人無不平之歎;身後的惠澤②要流得長,使人有不匱之恩③。
【注釋】①田地:此指心胸。②惠澤:恩澤。③不匱之恩:匱,缺乏、窮盡,不匱之恩,比喻永恒的恩澤。
【譯文】做人處事要心胸開闊,與人和善,才不會招惹別人的怨恨;死後也才能給世人和子孫留下好的恩澤,隻有流傳的久遠,才會贏得後人永遠的懷念。
【原文】路徑①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的減三分,讓人嗜。此是涉世②一極樂法。
【注釋】①路徑:指狹窄小路。②涉世:此指為人處世。
【譯文】路過道路狹窄的地方時,要留出一點兒讓別人能走得過去;在享受美食時,要留出一部分分給別人品嚐。這就是一個人立身處世取得快樂的好方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