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我們真的不能理解與想象馬雲這樣一個充滿了矛盾色彩的CEO。他讓自己辛辛苦苦撫養長大的“孩子”――淘寶網,成為了客戶幾年來的免費午餐,而且還向外界宣布將“繼續免費”;為了拍幾個廣告片,他卻動輒就出手3000萬,為了能夠獲得黃金時段廣告燒錢8000萬……不過,在自己的公司裏,他又是這麼一個“吝嗇”甚至“摳門”的老板。
其實,這正是馬雲令人欽佩的地方,也是他作為CEO最值得廣大創業者學習的地方。早在2000年首次融資成功,孫正義提出要幫助阿裏巴巴變成第二個雅虎的時候,馬雲就說過,“阿裏巴巴永遠堅持一個原則,我們花的是投資人的錢,所以要特別小心。如果今天花的是自己的錢,可以大手大腳。我們每天考慮的是,如何花最少的錢,去做最有效果的事情。”
當然,要做到這一點,不但需要企業管理人員以身作則,更需要靠全體員工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用實際行動去執行,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開始做起,最終形成一種開源節流、勤儉節約的企業文化。馬雲在創業初期就將自己定位為“做小企業出身的”,幾乎做到了沃爾瑪式的“把一分錢掰成兩半花”;企業做到了一定規模之後,他也不肯浪費5分錢。錢無大小之分,隻有勤儉節約和鋪張浪費之別。很明顯,他的身上始終保持著江浙商人那種勤儉、務實的風格。與很多揮霍無度的企業家、CEO、職業經理人相比,馬雲用自己的行動向我們證實:他才是最值得我們學習的榜樣。
古人雲: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一個創業者不但要懂得“開源”,更要學會“節流”。特別是在創業的初期階段,啟動資金原本就不寬鬆,此時通過“節流”還能為日後的企業運營省下一筆不小的資金。在世界經濟發展緩慢的今天,開源節流早已成為創業者們談論最多的話題,甚至被奉為企業持久經營的法寶。
一個看不上小錢的創業者,永遠也賺不到大錢。幾乎所有的企業領袖為了避免浪費,都會想方設法節省開支,他們精打細算、斤斤計較,甚至在外人眼裏是個“吝嗇”的人。但也正是因為他們厲行節儉,才成就了企業的輝煌,達到了個人事業的巔峰。
7.創業就是享受痛苦
對所有創業者來說,永遠告訴自己一句話:從創業的第一天起,你每天要麵對的是困難和失敗,而不是成功。最困難的時候還沒有到,但有一天一定會到。困難不能躲避,不能讓別人替你去扛。創業的經驗告訴人們,任何困難都必須你自己去麵對。創業者就是麵對困難。
在創建阿裏巴巴時,馬雲經曆了很多困難,克服了很多困難,他認為困難是自己走過來的。沒有自己經曆過困難的人,就不會克服更多的困難,因而也絕不會取得成功。創業的過程是痛苦的,你要不斷地克服一個又一個的困難,獲得更大的成功;百年以後,當你死的時候,你會覺得很快樂;人的一生,我奮鬥過了,我得到了快樂。從創業的第一天起,任何一個創業者都要有這個心理準備:每天要思考自己未來的10年、20年要麵對什麼。要記住,你碰到的倒黴的事情,在這幾十年遇到的困難中,隻不過是很小的一部分。外人看到的往往都是企業家光輝燦爛的時候,其實他們在創業的過程中付出了很大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