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讓我們再次規劃未來
默克公司的CFO朱迪·魯文特於1980年加盟這家公司,當她1990年出任默克公司首席財務官的時候,她已成為美國企業界最有權勢的女人,同時也是擔任大企業首席財務官的首位女性。
但在2004年的秋天,魯文特遭遇了她在默克公司長期任職以來最混亂的體驗:員工圍在公司大樓周圍,害怕拿不到自己的工資;股價大幅跳水;公司麵臨著雪片般的訴訟案件,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公關危機之中。這位業績優秀的首席財務官,同時也是極具創新能力的領導者,憑借著熱情、勇氣、毅力、遠見,熬過了這場財務危機。
2006年上半年,公司的贏利超過了預期。與贏利同樣重要的是,她又開始“談論公司的未來規劃。從2005年到2006年,我們一直都在規劃未來。令人興奮的是我們有著非常出色的業務模式。2004年的時候我很苦惱,因為那時候我就在構想公司的未來。不論發生任何事情,我們都有必要的資金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式來實現增長。”
堅持不懈的努力讓她開始規劃未來遠景,她的理由是:“遠景對於公司領導層至關重要。公司需要聆聽遠景規劃並且對這個規劃充滿信心。過去幾年的事實告訴我們,多數員工留在默克是因為他們對公司規劃的遠景以及我們的福利製度信心十足,個別員工有些焦慮情緒則是因為當時他們非常疑惑,想知道‘公司的變化會對我造成什麼樣的影響?我為什麼要留在公司?未來的機會在哪裏?’非常坦率地說,誰都想加入一個贏利的企業,一個欣欣向榮的企業。”
案例分析 遠景規劃對創業者來說非常重要,並且它也是打動風險投資者、凝聚人心的有力武器。有了對未來的規劃,企業的未來就有了發展方向,創業者也就有了奮鬥目標。而且在創業過程中,在企業發展環境發生重大變化的時候,更應該加強對企業未來規劃的研究,調整或重新製定切實可行的企業發展戰略規劃,這才是企業穩步發展的可靠途徑。
細節15 計劃比想象更易說服人
當創業者製定好創業計劃,設計好未來藍圖之後,不必馬上著手行動。慎重起見,最好還是評估一下自己的創業計劃是否可行。因為有效的計劃更有說服力,你必須確保自己的計劃是切實可行的,所以你需要回答下麵這些問題:
你能否用語言清晰地描述出你的創業構想?
你是否了解你所從事的行業?
你是否看到過別人使用過這種方法?
你的想法是否經得起時間考驗?
你的設想是為自己還是為別人?
你是否明白什麼是潛在的回報?
如果你能清晰、堅定地回答上述幾個問題,那麼你創業成功的勝算將會很高,你可以開始著手準備創業了。
案例 企業的成功發展離不開有效的計劃
2003年,當業界人士紛紛驚呼“台式機的微利時代已經來臨”,當人們看著一個又一個企業銷聲匿跡時,紫光卻“不合時宜”地決定進軍台式機業務。
一年多過去了,李誌強的努力沒有白費。紫光PC走完了同類廠商3~5年的路,在堅持不放賬銷售的情況下,銷量突破16萬台,庫存周期23天,資金的平均在途時間隻有2.5天,被業界人士驚歎為“紫色奇跡”。
這個奇跡的誕生並不是偶然的,它來源於周密的計劃。在決定進軍PC領域之前,李誌強已經反複考慮過了,他決定揮起“技術利劍”向筆記本的“同價同質化”開刀。在他的計劃中,紫光筆記本的產業導向必須與用戶導向並重,為每一個特定用戶群專門定製產品。所以,紫光筆記本的家族中增添了好幾個新成員:專為女性的、專為學生的、專為商務人士、專為高端需求人士的……
正當紫光的台式機、筆記本、掃描儀、智能交通、智能樓宇、渠道分銷、醫療電子搞得熱熱鬧鬧時,李誌強又萌發“鞏固優勢、整合資源”的新靈感——帶領紫光勇闖手機行業。
當然,李誌強知道紫光的生產基地從“零”做起是不現實的,但是不怕,他同樣有周密的計劃。第一步,他同來自台灣的手機生產巨頭——仁寶公司——聯手在天津建立了紫光海泰手機生產基地。仁寶公司向紫光授權100萬台手機訂單,紫光首批100萬台手機將出口海外。與此同時,紫光還與韓國的手機設計公司深入合作,並且從摩托羅拉攬入100多個精英骨幹,以此形成了紫光手機生產的大型團隊。
案例分析 紫光“不合時宜”地進軍台式機、紫光筆記本的發展、紫光進軍手機業、紫光在發展路上的一帆風順,這都離不開起初有效完善的企業計劃。因而,作為創業者,在創業之初不能完全靠自己的想象去做,而是要製定有效貼切的創業計劃書,並要不斷地完善和分析創業計劃。這份詳細周密的計劃,比任何宏偉的想象更有譜、更有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