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構建精誠同心的團隊(2 / 3)

不過,後來公司在承辦宴會外賣活動時,李萱卻感到了人手不足,有點力不從心了。而作為保障收支平衡的快餐卻又不能停下,否則公司的品牌形象和服務質量就會受到影響,從而“兩敗俱傷”。同時李萱發現,快餐正在拖累公司的業務,兼做快餐正成為他們的一個錯誤決定。因為公司雖然一直都在忙碌著,卻一直處於虧損狀態,快餐市場其實壟斷性很強,產業過於被動,而且負責人回扣太多,加上食品時令差價懸殊,量少又導致自然管理成本升高。這個時候,由於精力有限,李萱已沒有機會做更多的宴會外賣來填補做快餐造成的虧損。公司也沒有資金再運轉下去。

終於,在2005年的6月,李萱和合夥人忍痛割愛,將公司關掉了。李萱也因此有了負債。

案例分析 李萱覺得除了目標市場定位不明確導致公司倒閉外,對合夥人的過分依賴也是其失敗的原因。她的合夥人盡管是一位擁有10餘年外賣經驗的“海歸”者,而且也很能吃苦,但是被忽略的是中西文化和整體社會背景的差異。長期的海外生活已經讓他對國內的環境感到陌生,導致了認識上的偏差,以至於誤認為外賣市場一定會被國內市場認可,事實證明他的判斷過於超前,至少目前市場規模還很有限,也不會迅速成長。因為商家經常將活動成本和活動所帶來的收益進行比較,這樣無形中減慢了這個產業的發展速度。此外,合夥人沒有客戶的積累和開拓意識,意味著做宴會外賣存在很大的風險。因此,盡管後來多方彌補,但是一開始選錯元老帶來的損失已經無法挽回。

細節37 各取所長,各取所需

找到合適的合夥人,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創業的基礎,也是生意成敗的關鍵。而核心團隊成員之間,最好有互補性。這種互補,既是知識、經驗、資源上的互補,也是性格、能力上的互補。一個好的搭檔,最好能在很多方麵都跟自己互補,而不是跟自己一樣,當然更不是相克。當然,人有所長,必有所短。選擇合作對象的時候要看清其長,也要學會包容對方的短。所謂取長補短,是取別人的長補自己的短,此為團隊的真正價值。

案例 那些完美的搭檔

寶麗來公司於1937年由艾德溫·蘭德和喬治·威爾懷特所創立。蘭德是個發明天才,上哈佛大學一年級時就厭惡了枯燥的學生生活,輟學專攻他著迷的化學和光學方麵的發明。據說他一生中發明專利之多僅次於托馬斯·愛迪生;威爾懷特則精於推銷和管理,有“完美的推銷商”之譽。兩人取長補短,相得益彰,隨後20年內,將寶麗來打造成引領美國經濟的“先鋒企業”。

在國內,楊寧和周雲帆被商界稱作“黃金搭檔”,兩人從同學到同事,一起創建Chinaren網站,一起進入搜狐,一起離開,最後一起投入全部身家創辦空中網,並肩作戰將企業推向納斯達克上市。這個二人組合最後能夠創業成功,除了是打不散的鐵杆兄弟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兩人互補性非常強。他們一動一靜,一張一弛,一內向一外向,正如楊寧所說:“做企業可能會犯一些錯誤,你經常會有很衝動的時候,另一個人會及時地潑一些冷水。就像雅虎的兩個創始人楊致遠和費羅,費羅是技術天才,楊致遠則有的商業思維和頭腦。這種搭檔之間的互補性格,往往能夠成就大的事業。”

案例分析 選擇合作夥伴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性格互補、優勢互補、性別互補。一個人不可能有完美的性格,但若幹個具有性格差異的人卻可以組建成完美的團隊。創業時候,要學會將對人才性格差異的認識與把握,應用到人才配置與團隊組建中去,使具有性格差異的人才得到最佳搭配。這樣,你的創業團隊才總能做出更正確的決策。

細節38 讓所有木板一起變長

美國管理學家彼得曾經提出過一個“木桶原理”的概念,內容是這樣的:木桶最主要的作用是用來盛水,一個由多塊木板構成的木桶,其價值在於盛水量的多少;但決定木桶盛水量多少的關鍵因素不是最長的板塊,而是最短的板塊。對於一隻圓口不齊的木桶來說,其中的某一塊木板或者幾塊木板再高都沒有用,反而是最短的那塊木板製約著木桶的盛水量,影響了整體的實力。

木桶原理告訴我們,企業中最短的那塊木板決定了一個企業的經營質量。如果企業一味地發揮優勢,忽略了短板也並沒有找到增長短板的手段,那麼這個企業管理就是失敗的。所以,在創業過程中,創業者既不能忽略優秀者的培訓和利用,更要重視不夠優秀者的提高。

案例 “尋找優勢”走彎路

何魯敏是北京亞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他說一本美國人寫的《尋找優勢》,使他的企業整整走了十年彎路。因為他是清華大學工科出身,沒有學過管理,在創辦亞都公司的時候,沒有經營企業的經驗,當時在一名朋友那裏找到一本《尋找優勢》,他認真看了多遍,深受其影響。這本書是對美國30多家企業的成功案例的介紹和分析。書中總結了這些企業的成功經驗在於:他們都采取了非常寬鬆的管理方式,給了員工非常大的自主權,使員工積極性和創造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