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服務,態度是最顯著的標簽(3 / 3)

案例 服務周到才有機會得到更多

一位客戶走進一家洗衣機專賣店,他看到裏麵有幾個人正圍著一款新式洗衣機看,銷售人員正在演示這款洗衣機的多種功能。看到這位客戶進來,銷售人員提高語調說道:“這位先生,您也可以看看這款洗衣機,如果您想看其他種類的話,我一會兒為您介紹。”這位客戶看中了另外一款洗衣機,這時銷售人員走了過來,然後輕聲說道:“對不起,剛才人太多,沒顧上給您介紹,您是想了解這款洗衣機的特點嗎?”

在介紹過程中,看到客戶隨手把包放在了旁邊的茶幾上,銷售人員馬上提醒道:“這裏人來人往,有時會有人拿錯包,要不然我先幫您把包放到櫃子裏吧……”

之後,在得知這位客戶帶的錢不夠,而他十分想要的這款洗衣機隻剩下一台時,銷售人員提議:“我先拿今天剛發的工資給您墊上剩餘的錢,然後工作人員為您送貨時您再讓他們幫我帶回……”

案例分析 優質的服務本身就是對所銷售產品的一種增值,現代消費者已經越來越關注產品之外的增值性服務了。良好的客戶服務雖然不一定會帶來每次銷售的成功,但是一定可以為你們的後繼溝通創造機會。銷售過程中的服務要著眼於良好的客戶感知,所以銷售人員為客戶提供的服務最好從客戶的心理需求出發。你為客戶提供的服務越到位、越體貼,客戶對你的印象就越深刻。

作為一名銷售人員,幾乎每時每刻都要麵臨來自各個方麵的壓力,似乎總有一些銷售人員擔心自己會失去現有客戶、降低銷售業績、被競爭對手捷足先登、客戶一再要求自己讓步等。如何改變困境?如何讓自己獲得更多?如果銷售人員能夠比別人更多一點努力,給客戶再多一點關心,讓客戶再多享受一點服務,向客戶多表達一些稱讚,花費更多的時間來研究客戶的需求,那麼銷售人員的收獲必定會更加豐富。

有些人認為,付出更多不一定會收獲更多。的確,付出與收獲有些時候不一定是成正比的,但是有一點值得所有人注意,那就是:付出也許不會有收獲,但是如果不付出,那就永遠沒有收獲的可能,我們需要時刻謹記這一點。

細節74 真誠,與客戶做朋友

要一個人相信另一個完全陌生的人其實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可能隻需要一句話,一個眼神,或是一個動作。但是如果一個人從相信一個人到不相信他,其實也很簡單,同樣也可能是因為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所以在和客戶交往的過程中,言行舉止都一定要發自內心,一定要真誠。

客戶是資源,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你擁有客戶,就擁有了企業的命脈。在日常工作中,真誠對待客戶就是真誠對待自己,真誠對待你的事業。

怎樣才是真誠對待客戶呢?其實很簡單,當客戶遇到困難時,伸出你誠摯的雙手,把客戶的事當成是自己的事,積極替客戶分憂解難;當客戶有喜悅和你分享時,不是無動於衷,而是及時送上你的祝福,讓客戶感受溫馨。當客戶看到你真誠的笑臉時,多一份的是感動與親切,少一份的是陌生與距離。

真誠對待每一位客戶,才能更好地開展工作。如果你能夠真誠地、像對待朋友那樣地多為客戶考慮,那麼你的企業一定會發展得比你想象中還要快還要好。

案例 真誠讓客戶變朋友

溫雅從小生活在一個充滿愛的家庭,由於個性使然和自身的經曆,在與客戶和同事接觸時,她都會用愛心和真誠去對待,幫助他人成功成了她的座右銘。雖說商場以利益為重,但她認為隻有更好地與客戶溝通,才能為公司爭得最有效的收益。

有一次,她的公司接了一個IT規劃項目,客戶自己準備作組織機構重組,按理來說,這不在她們的項目範圍,但憑她的工作經驗,當她了解到他們的方案還有地方不周全時,就忍不住給他們的董事長發了一封信,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他,供對方參考。這對她是舉手之勞,而對客戶來說卻關係到企業的長遠發展。這種真誠,為她贏得了一個又一個客戶的信任。

現在,她的客戶們會主動為她介紹新的客戶。一次,北京的一個老客戶來電,他的朋友因公司發展需要正在尋找谘詢公司,他又是推薦,又幫忙安排見麵,湊巧,溫雅正有業務在身,無法離開上海,她的這位客戶便主動邀請對方吃飯,幫她開拓介紹,甚至後來他在國外出差還打來電話關心項目是否談成。她心裏真的非常感激她的客戶,但客戶的理由是:她不僅是我的客戶,更是我的朋友。

案例分析 即使不是你職責範圍內,但舉手之勞就可以幫客戶解決憂患的事情,你會做嗎?如果認為事不關己,那麼你當然沒錯,隻是會失去一個大好機會。如果你能設身處地為客戶著想,盡自己最大努力讓客戶滿意,對待客戶像對待朋友、親人一樣,時刻為他們著想,那麼這種真誠的付出,在讓你心情愉悅的同時也一定會有很好的回報。

關於真誠,還有一點很關鍵——不要輕易許諾。如果你的計算機係統需要3個月才能安裝完畢,那你就不要僅僅為了拿到訂單而謊稱4個星期就夠了。這種無法兌現的承諾常常會攪得你坐立不安,所以最好對你的客戶實話實說。

有的時候,即使是最專業的業務人員也不可能回答客戶所有的問題。遇到這種情況,你可以直率地說:“對不起,我現在還無法回答你,但我回去後會馬上查找答案,很快就給你回電話。”記住,要是你總是這樣解釋,那就說明你並沒有準備充分。不過,這種坦率的回答倒是體現了你的誠懇,這總比說假話、敷衍你的客戶好得多。

要是時間允許的話,你最好立刻著手查找答案。比如,當客戶問起你不熟悉的汽車擋速時,你可以說:“咱們現在就去請教專家。”然後,你把他帶到一位汽車技師那兒去,讓他當麵提出問題並得到答案。

對別人真誠,也就意味著對自己負責任。你應該懂得遵守這個簡單的原理:你可以圓滑一點,但當遇到原則性問題的時候,切莫不誠實。真誠地對待客戶,你才能得到他們的真心,自己的業務才能夠長期開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