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前所述,在齊國的大國崛起之路中,貌似全都是管仲在大放光芒,齊桓公倒更像是個因人成事的幸運兒,其實不然,齊桓公在其中起了非常巨大的作用,甚至一點兒不比管仲小。
齊桓公做的第一件事兒,就是移風易俗。
我們別看齊桓公自己挺好色,其實他對齊國的“精神文明建設”還是非常重視的。齊國自古民風開放,男女關係混亂,通奸率離婚率非常高,影響極壞,這不僅對齊國的國際形象非常不利,而且讓齊國生育率大大降低,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
於是齊桓公接受管仲的建議,發布了一條很特別的法令,規定男子如果休妻三次,則取消他的齊國國籍,驅逐出境;而女子如果改嫁三次,則發往國家糧倉舂米進行勞動改造。
這個法令雖然有些不人道,但效果還不錯,至少那些大男人們不會隨便休妻了,齊國因此而離婚率大大降低,人口迅速增殖,大國氣象日漸明晰。
又據《韓非子》一書記載,齊桓公有一次微服出巡,發現齊國竟然有很多人年老無妻,生活非常孤苦,便問管仲,管仲說:“國有腐財則人饑,宮有怨女則人老而無妻也。”齊桓公恍然大悟,立刻知錯就改,把宮中尚未被寵幸的宮女全部放出去嫁人,另外宣布一條法令:齊國男子必須二十歲之前娶妻,女子必須十五歲之前嫁人。
韓非最後說,齊國的腐女曠男因此而立刻減少了很多,想必生育率也因此大大提高了。
這便是中國最早的婚姻法,隻不過我們現在是規定年齡下限,當時齊國是規定上限。
齊桓公做的第二件事兒,就是授權。
在一般的看法,掌控權力對一個領導人而言非常重要,殊不知適度的授權才真正重要。一個隻知道控製權力的領導人,充其量隻是一個政客而已,他永遠做不了一個偉大的政治家。
當然我們要注意,這裏說的授權是適度的授權,而不是不分輕重,統統授權下去,有些權力是不可以隨便授的,比如人事任免與生殺大權。
在《管子》一書中,齊桓公有句名言是:“仲父命寡人東,寡人東;令寡人西,寡人西。仲父之命於寡人,寡人敢不從乎?”可見其對管仲之言聽計從。
另外,《呂氏春秋》和《韓非子》還都記載了這麼一件事兒。說有一次,某官員向齊桓公請示事情,齊桓公卻說:“以告仲父。”意思是你找管仲去,不要來煩我。
於是那官兒隻好去找管仲,過了幾天,他又有一件事請示齊桓公,齊桓公還是那句話:有事找管仲,別惹我,煩著呢!
如此三次,桓公手下的官員們都受不了了,紛紛議論說:“一則仲父,二則仲父,易哉為君!”意思是說桓公就知道叫我們找管仲,啥事兒不管,你這個國君當的也太容易了吧,簡直就是個甩手掌櫃!
齊桓公聽說了這件事兒,大笑:“吾未得仲父則難,已得仲父之後,曷為其不易也?”
可憐的秦始皇雍正等累死的皇帝,好好學習一下人家齊桓公吧!
齊桓公對管仲的寵信可以說到了極點了,然而對舊製度、舊習俗的變革不是一帆風順的,往往受到種種阻礙。韓非還為我們記載了當時新政浪潮下暗流洶湧的情景:“管仲始治也,桓公有武車,戒民之備也。”桓公外出時竟要配備全副武裝的戰車,以隨時防備有人鬧事兒,由此可見史上無論何種改革,激進的,溫和的,都難免一路荊棘。
齊桓公做的第三件事兒,就是招賢。
管仲再能耐,他也是一個人,經濟能力超強,但並非萬事通,所以齊桓公決定多聘請些賢人幫助他,讓各方麵的人才為齊國政壇注入新鮮血液,保持齊國領導層的全麵性和先進性。
為此,齊桓公想了三個辦法,一為“庭燎待士”,二為“三選之法”,三為“遊士招賢”。
我們知道,“燎”是古代最尊貴的儀禮,通常隻有祭天的時候才燎起火炬,稱為“燎祭”。而“庭燎”則是在宗廟內築台燃炬,以為接待賓客盛禮。齊桓公便是每夜坐在劈裏啪啦火炬的懷抱中凝神靜氣,敬待賢士。從夜未央一直等到夜未艾,從夜未艾一直等到夜鄉晨,一直等,一直等,無怨無悔。
又《禮記》曰:“庭燎之百,自齊桓公始也。”庭燎之數要根據爵位的高低來定。天子為一百,公爵為五十,侯伯子男均為三十。桓公為了求賢,竟然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韙,僭用天子之禮來待士,這百點燃炬,都是他的一片求賢若渴之心哪!
從此之後,宮庭之內每逢大事點滿火炬或蠟燭就成為一種習俗了,不過後世這些帝王不是為了求賢,而是為了擺譜。
“庭燎待士”這個方法看似不錯,但畢竟被動,所以齊桓公待了近一年,也沒待來半個賢士。失敗,前所未有的失敗;失望,齊桓公很失望。
據《韓詩外傳》記載,終於,在齊國東野有個懂九九乘法表的野人(這裏野人不是指沒進化好的人,而是住在鄙野從事耕作的人,社會地位比國人低)來應聘了,齊桓公哭笑不得,道:“九九足以見乎?”九九乘法在我們現在小學生都會,春秋時期數學落後,會的人不太多,但也不是啥了不起的本事,最多去做個低級財會官,難怪齊桓公失望。
那野人回答道:“臣聞君設庭燎以待士,期年而士不至。夫士之所以不至者,君、天下之賢君也,四方之士皆自以不及君,故不至也。夫九九、薄能耳,而君猶禮之,況賢於九九者乎!夫太山不讓礫石,江海不辭小流,所以成其大也。”
對呀,如果寡人對個會背九九乘法表的人都大為重用,那麼還怕有更大才能的人不搶著來麼?齊桓公於是大喜,大大的禮遇了那鄙人一番,又是封官,又是封爵,好生一通炒作。結果事情傳出,天下為之嘩然,不到一個月,四方賢士雲集而至。成功,前所未有的成功;開心,齊桓公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