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天下歸心(一)(2 / 2)

齊桓公突然一下子跳了起來,叫道:好,就這麼辦!

管仲與齊桓公雙手緊握,齊聲發出了陰險的大笑。

很快,齊國成了魯國綈衣的海洋,世人還以為這是一場時尚風潮,完全沒有意識到這竟然是管仲的陰謀。

於是,“made_in魯”的服裝在齊國成為了緊俏商品,價格大漲。

然而,管仲不但沒有提出反傾銷政策,限製魯國絲織品進口,反而派人去跟魯國的商人說:你們給我販來綈一千匹,我給你們三百斤金;販來萬匹,給金三千斤。反正越多越好。

魯國的商人懷疑的問:太宰為何要如此?

管仲笑:沒辦法,誰叫齊國百姓喜歡你們的產品呢?反正我們齊國人有的是錢,花都花不完,而且這樣你們的政府財政有盈餘,就不必向人民征收農業稅了,我們這是雙贏啊!

為了迷惑這些商人,管仲還收受了他們提成,假公濟私大賺了一筆。

商人們大喜,便開始大量招工開紡織廠,源源不斷的向齊國輸送綈匹,以賺取巨額利潤。而魯莊公發現紡織品給魯國帶來的貿易順差後,也大喜起來。

——紡織業繁榮,政府的稅收就多,稅收多,寡人就可以大幅減免農業稅,讓百姓們過上幸福的生活,如此國富民強,何樂而不為?

於是魯莊公發布了大量優惠政策,鼓勵全國百姓加入到紡織業大軍中來。

一年後,管仲派人到魯國考察,發現魯國已經經濟泡沫彌漫了。農村人口全改行了種桑養蠶,城市人口則全改行了開紡織廠,資金不夠怎麼辦,找地下錢莊借!以前錢莊借錢,莊主還考慮一下借款人有沒還貸能力,有沒有房產抵押之類的。現在,隻要是說借錢搞紡織業的,統統放貸,紡織業現在是穩賺不賠的生意,那有還不起錢的!

這可真是全民大煉鋼鐵,哦,不對,是全民大織布匹。魯國大城小鎮,幾乎所有車輛馬匹都被用來運輸出口到齊國的紡織品了,街道上的灰土遮天蔽日,如同刮起了沙塵暴,十步之外都看不見人。

農業型大國魯國已被管仲成功和平演變為紡織輕工業發達國家了,其經濟發展速度增長的超快,快的都有點變態了。

好,時機成熟,魯國人也該為他們的見錢眼開付出代價了,他們怎麼也不會想到,這一切的繁榮,都是虛假的,都是泡沫,都是管仲的陰謀!

果然,齊使回來報告完情況,齊桓公立刻一聲令下,全國百姓穿回帛料服裝,同時閉關,停止進口魯國紡織品,停止向魯國出口糧食,庫存魯綈,則向中原各國低價傾銷。

十個月後,管仲再派人去魯國考察,發現魯國已經陷入了糧食極度緊缺的窘境之中,百姓饑貧,民不聊生,魯綈堆積如山變成廢物,紡織廠大批倒閉,魯莊公什麼稅都收不上來了,政府財政赤字瘋狂暴漲,莊公無奈,隻得命令百姓回鄉種地,但短時間內糧食根本無法收成,結果魯國的糧價竟然暴漲到一千錢,是齊國糧價的一百倍。

經濟崩潰的國家,百姓如何生存,兩年後,魯國民眾有十分之六逃亡到了齊國。魯國國將不國矣!

齊桓公三年,也就是公元前683年,魯莊公被迫歸順齊國,桓公恩賜了他一些糧食,讓魯國勉強渡過難關。

可怕的貿易戰爭,慘痛的經驗教訓,千年之後,我們還應該引以為鑒:

第一,國家重要物資與經濟命脈一定要掌握在我國自己手中。

第二,絕對不能過分依賴進口。

第三,保護民族工業,保護國家自然資源與人力資源不被國外資本家變相掠奪。所謂“得物為勝,得幣為虧。”然也!中國地大物博,資源雄厚,自己不善加利用,反而賤價賣給別國,豈不謬哉?

一場貿易戰,魯莊公終於服了齊桓公,為了表示誠意,他決定幫齊桓公說一門親事兒來。

說到底,齊魯還是親戚一場,不用把關係搞的那麼僵。再說了,當年魯國的先祖周公旦與齊國的先祖薑太公股肱周室,夾輔成王(周武王之子)。成王認為他們勞苦功高,故特賜之盟曰:“世世子孫,無相害也。”雙方幾百年的傳統友誼,怎麼能說忘就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