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守湧泉法
此法為氣功鍛煉的一種方法。意守時,可采取站立位,也可采取臥位,將全身放鬆,去除雜念,雙目微閉,舌抵上齶,將意念放於足心湧泉穴處,時間可由短到長,每次可意守30分鍾左右,也可根據個人不同情況將時間縮短或延長。每天1~3次。意守足心法一般不會出偏差,對體弱多病或上熱下寒者最為適宜。本法多與按摩足心法配合應用,有強身健體,延年益壽之功。
既可驅寒又能增加耐性的貼心穴位--申脈穴
申脈穴位於人體的足外側部位,腳外踝地方下端1厘米凹處。取定穴位時,可采用仰臥或正坐的姿勢。
俗話說:“人老腿先衰”,這實際上講得就是陽氣不能通達人體末端的表現,申脈穴通暢則可以有效地延緩這一過程,有回陽保命之功。荀子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這看似平常的一個穴位,如果我們能夠時常用心來嗬護它,一定會得到意想不到的回報。
申脈穴可治療怯寒症
寒冷的部位因人而異,大致分為兩類。
其一是與其他部位比較,溫度較低。這是因為該部位的血管收縮,血液的流動太細所致。
另一種是皮膚的溫度與其他部位的皮膚溫度幾乎相同的人,但總會有一冷就認為凍得不得了的感覺。特別是年輕的女性朋友,即使是血液流動的非常順暢,但有錯覺的人還是不少。
這種人不能光做怯寒症的治療,必需要將冬季認為是活動性的快樂季節。因為喜歡運動的人都不會患怯寒症。還有一些人自覺有怯寒症便不想活動,做什麼都提不起勁。這麼一來,怯寒症就隻會越來越惡化。
一般所言的怯寒症,因人而異,有種種的型態。有腰部發冷型,有腳發冷型,也有肩及手腕發冷型等,以不同部位的怯寒症最多。但是因體質虛弱而消瘦及全身機能低下的人,全身都會冷,其痛苦很難忍受。有些人會抖個不停,有些甚至會局部發痛,以致無法動彈等。
申脈穴主要是針對肩膀及手腕寒冷,對於別的部位患怯寒症,則要區別對待之。
全身寒冷--按摩“氣海”穴。
腳部寒冷--按摩“梁丘”穴。
腰部寒冷--按摩“腰之陽關”穴。
以上穴位,堅持按摩,療效非常之好。
申脈穴可增加耐性
有許多人在做事情時,總會說:“我沒這份耐性……”,然後就此半途而廢,這實在是令人遺憾的行為。
比如,從商業角度來說,好不容易來了生意夥伴,在新合同將定未定之緊要關頭,如果沒有耐性,那麼就會搞砸了,這時的耐性,就會成為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
苦口婆心的“耐性”並不僅限於商業上。再比如,如果被女性拒絕一兩次就死心,女性會認為“哼!就這麼一點耐性。”而作罷。
工作的道理也是如此,隻要有耐性,工作當然會順利,對自己的工作保持進取心,這似乎有點不可思議,但隻要能把握住這一點,則能引起連鎖反應,一順百順,做什麼事都得心應手。
按摩“申脈”穴對做任何事情都會感到厭煩、沒有耐性的人很有效。它能使這類型的人增加穩定感,集中精力做事,更具有耐性。
“申脈”穴按摩時,要盡可能地多做深呼吸,最終可使容易厭倦的性格發生變化。
讓你精神煥發的奇妙穴位--大敦穴
大敦穴位於大拇趾(靠第二趾一側)甲根邊緣約0.1寸處。取穴時,可采用正坐或仰臥的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