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夢家的高明之處
同樣的意思,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語言表達,會產生大為不同的效果。如何巧妙準確地表達自己真實的、真正的意思,又不得罪對方,這需要一顆慧心去慢慢體會。
在生活中,一些帶有批評性建議、強製性或約束性的規定,以及一些比較特別的要求,直接說出來往往讓人聽了不大舒服。如果說話委婉含蓄謙恭,或是換一個角度,用另一種表達方法,變為一種善意的勸誡、提醒和關照,讓人聽起來更為舒服,因而也就更容易被接受。
這就是所謂硬話軟說的說話方法。即用委婉的語氣、善意的勸誡、提醒和關照的方式,曲徑通幽地表達批評性建議、硬性規定,以及一些比較特別的要求,使自己的語言變得柔和而又充滿人情味,從而讓人欣然接受和執行。
硬話軟說的方法其實很常見,不隻是一些賢人辯士屢屢采用,現實生活中人們也經常使用,並且樂此不疲。具體做法是先順著對方的意思說開來,然後再逐漸深入,引出對方也能接受的道理,這樣對方就會明白自己的錯誤,而接受正確的建議。
從前,一位皇帝夢見自己所有的牙齒都掉了,他嚇出了一身冷汗,覺得很奇怪。他立刻召來一個解夢家,問他這個夢是不是暗含著什麼意義或者預示著將來。
“唉,陛下,很不幸地告訴你,”解夢家說道,‘每一個掉落的牙齒,都代表著您一個親人的死亡!”
“什麼?你這胡說八道的家夥,”皇帝憤怒地對著他大喊,“你竟敢對我說這種不吉利的話,給我滾出去!”他下令道:“來人啊!打這個家夥50大板。”
不久,另一個解夢家被傳召來了,他細心地聽完皇帝講述的夢境,他的臉上露出一抹微笑,說道:“陛下,我很榮幸能為您解夢,您真是洪福齊天!您將活得比所有的親人都要長久!”
皇帝聽後,立即眉開眼笑,說:“你的解夢之術實在高明啊!”然後,又安排侍從盛情款待他,臨走時還賞賜給他50個金幣。
在一旁的侍從私下問這位解夢人:“就我聽來,你的解釋和第一個解夢人不都是同一個意思嗎?恕我立言,我並不覺得你有什麼高明之處!”
那聰明的解夢人狡黠地答道:“你說得不錯,不是我的解夢術高明,而是我說話比別人稍稍高明了一些。話有很多種說法,問題就在於你如何去說!”
今日社會,在待人處世中,特別是一些公益和公務活動中,我們常可見到一些社會組織或個人常向公眾、屬下等提出一些強製性的要求和規定,比如:“勿踐踏草坪!”、“禁止翻越護欄!”像這樣帶命令、警告等口氣嚴曆的話語措辭,讓人聽到或看見都不甚舒服,因而容易使人產生逆反心理,又如何能令人心悅誠服地接受呢?
而如果換用一些語義不具強製性、語氣柔和具有彈性的語言,也就是柔性語言,那效果就會好得多。譬如上麵兩句話語,在很多地方就換成了“青青芳草,踏之何忍!”、“請珍愛生命!”像這樣的字眼,誰看了都會動心的。
柔性語言往往具有規勸或協商等口吻,它傳遞的信息內容常常具有尊重、體貼、關懷等感情色彩,因而,易於讓人接受和執行,如此一來,說話的目的也就易於達到了。因此在待人處世的過程中,我們要多用柔性語言,即使在不得不使用硬性語言的情況下,也要盡量作一些柔化處理,硬話軟說,使之具有體貼、關懷、尊重等感情色彩,使人心悅誠服地接受和執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