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者能忍保家,貧者能忍免辱,父子能忍慈孝,兄弟能忍意篤,朋友能忍情長,夫婦能忍和睦。
——《六忍歌》
忍得一時氣免去百日憂
陳毅被綁不計恩怨
一般說來,社交過程中產生什麼矛盾的話,雙方可能都有責任,但作為當事人應該主動地“禮讓三分”,多從自己方麵找原因。
忍讓,實際上也就是讓時間、讓事實來表明自己。這樣可以擺脫相互之間無原則的糾纏和不必要的爭吵。
忍讓是一種美德。親人的錯怪,同事的誤解,訛傳導致的輕信,流言製造的是非……此時生氣無助消除煩惱,惱怒不會春風化雨,而一時的忍讓則能幫助恢複你應有的形象,得到公允的評價和讚美。
平日的工作生活中,同事之間有些小矛盾而發生摩擦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有一方能夠“委曲求全”、豁達忍讓,就能夠化幹戈為玉帛,從而維持和諧的氣氛。在一些非原則性的問題上斤斤計較、互不相讓,隻會使大家都得不償失。當然,能夠忍讓的一方也必然是具有高度自信和堅忍品質的人。
陳毅同誌在這方麵給我們做了一個好的榜樣。在遊擊戰爭期間,他曾經被自己的同誌當做投降了國民黨的叛徒,捆綁了三天三夜,不給飯吃,還差點被槍斃。但誤會消除後,陳毅不但毫不動怒,還安慰捆綁他的同誌,這種豁達寬容,是一種不計個人恩怨榮辱的寬廣胸懷,是值得敬佩的美德。
我們需要的就是這種深明大義的忍讓,遇事不隻考慮自己的利益,而往往能從顧全大局的角度來考慮。
自製力推你走向成功
人的一生當中會遇到很多問題,也會遇到很多挫折,一個隨意讓情緒“噴”出來而不能自控的人,一定是與成大事無緣的。隻有學會自製和忍耐,控製自己的情緒,保持平穩的心態,才能客觀地把問題解決,才能攀上勝利的巔峰。
新的一屆競選又開始了,一位準備參加參議員競選的候選人向自己的參謀們討教如何獲得多數人的選票。
其中一個參謀說:“我可以教你些方法。但是我們要先定一個規則,如果你違反我教給你的方法,要罰款10元。”
候選人說:“行,沒問題。”
“那我們從現在就開始。”
“行,就現在開始。”
“我教你的第一條方法是:無論人家說你什麼壞話,你都得忍受。無論人家怎麼損你、罵你、指責你、批評你,你都不許發怒。”
“這個容易,人家批評我,說我壞話,正好給我敲個警鍾,我不會記在心上。”候選人輕鬆地答應道。
“你能這麼認為最好。我希望你能記住這個戒條,要知道,這是我教給你規則當中最重要的一條。不過,像你這種愚蠢的人,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記住。”
“什麼!你居然說我……”候選人氣急敗壞地說。
“拿來,10塊錢!”
雖然臉上的憤怒還沒褪去,但是候選人明白,自己確實是違反規則了。他無奈地把錢遞給參謀,說:“好吧,這次是我錯了,你繼續說其他的方法。”
“這條規則最重要,其餘的規則也差不多。”
“你這個騙子……”
“對不起,又是10塊錢。”參謀攤手道。
“你賺這20塊錢也太容易了。”
“就是啊,你趕快拿出來,你自己答應的,你如果不給我,我就讓你臭名遠揚。”
“你真是隻狡猾的狐狸。”
“又10塊錢,對不起,拿來。”
“呀,又是一次,好了,我以後不再發脾氣了!”
“算了吧,我並不是真要你的錢,你出身那麼貧寒,父親也因不還人家錢而聲譽不佳!”
“你這個討厭的惡棍。怎麼可以侮辱我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