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世事難料謹慎為妙 (1)(1 / 3)

慎者之有餘,足以及人;不慎者之所積,不能保身。

——《呻吟語》

未雨綢繆才留有餘地

處事微妙,員工歡笑

留有餘地,是處世的妙道。因此萬無一失的事要防止出現十分之一的錯誤,難事要防止出現百分之一的錯誤,大事要防止出現千分之一的錯誤,難以預料的事要防止出現萬分之一的錯誤。

做好最壞的打算,不但會讓你取得成功,有時還會讓你有意外的驚喜。

經濟不景氣,一間向來營運很好的公司,盈餘大幅滑落,老板為隻發給員工一個月的年終獎金而憂心:“許多員工都以為可以拿到至少兩個月的獎金,恐怕飛機票、新家具都訂好了,隻等拿獎金去付帳呢!”

經理也愁眉苦臉:“就像給孩子糖吃,每次都給一大把,現在突然變成兩顆,孩子一定會吵。”老板聽完,好像有了靈感。兩天後,傳出消息:“由於營業不佳,年底要裁員,年終的聚會晚宴,可能都要取消。”頓時人心惶惶了。每個人都在猜,會不會是自己?

過了幾天,經理又宣布:“公司雖然艱苦,但大家在一條船上,要同舟共濟,再怎麼艱難,也絕不會犧牲共患難的同事,就是年終獎金,不可能發了。”聽說不裁員,大家放下心上的大石頭,不至卷鋪蓋的喜悅,早壓過沒有年終獎金的失落。

突然,董事長召集各主管緊急會議,員工們麵麵相覷。沒幾分鍾,主管紛紛衝進自己的部門,興奮地高喊著:“有了!有了!還是有年終獎金的,整整一個月,馬上就會發下來,讓大家過個好年!”刹時,整個公司,淹沒在一片歡呼聲中。

人的感受就是這樣微妙,想要得愈多,失望也最大。如果先有最壞的打算,而得到的意外驚喜度就加倍高。英國首相邱吉爾也有句名言:“存最好的希望,作最壞的準備。”你對今年的年終獎金還有什麼企盼嗎?在全球景氣普遍低迷的情況下,還不如用最壞的打算,迎接意外的驚喜。

一旦人們知道了事情的底線,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心情也會釋然。

下麵是美國的一則征兵啟事:

來,快來當兵吧。當兵有兩種可能,有戰爭或沒有戰爭。沒有戰爭有什麼可怕的?有戰爭有兩種可能,上前線或不上前線,不上前線有什麼可怕的?上前線有兩種可能,受傷或者不受傷,不受傷有什麼可怕的?受傷有兩種可能,能治好或者不能治好,能治好有什麼可怕的?不能治好更不可怕,因為已經死了。

據說這則幽默的啟事一出,原來應征者寥寥的局麵馬上改變了。因為啟示中已經把最壞的結果告訴了人們。

其實有些事情,隻要我們能夠做最壞的打算,或者我們不要沉浸在患得患失地想法當中,就能夠積極而勇敢地麵對,當我們對事情有了一種“大不了如此而已”的想法,我們就會勇氣倍增,也可以接受很多不完美的事實,因為世界上的事情,都難以完美。所以,如果你想嚐試,那就勇敢地開始;如果你覺得痛苦,那就坦然地結束。

諸葛亮苦心得荊州,關羽大意又弄丟

善為事者,時時心中有數,絕不在沒有算計的情況下隨意出手,否則就叫亂出手。當然,一個人善於抓住時機,見機而進,固然是英雄本色,但激流勇退,能見好就收,適可而止,也是智者之舉。這一切都取決於心中之數。

適可而止,就是在競爭事業中,時刻注意和自身利益相統一的數量界限,絕不超過度,絕不使事情發展到反麵。同樣,為人處世都有一個保持質的數量界限,也就是度。超過或者不及,都會使事物的性質發生變化。度的存在,要求我們無論做何種事情,都應有個數量分析,做到“胸中有數”,方可攻守轉換。

三國時期荊州的歸屬,一直是吳蜀雙方爭執不休的問題。赤壁之戰後,劉備占領了荊州。對於劉備說來,荊州不能沒有,因為這是向西川發展的基地,失去荊州,就失去了三分天下、進而統一中國的條件。但是,荊州也是東吳的門戶,要統一長江以南,發展自己,也必須奪取荊州。為此,赤壁大戰後,孫權便派魯肅前往紊取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