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世事難料謹慎為妙 (2)(3 / 3)

拒絕別人時,要盡可能模糊一點

拒絕是語言交際中的一種逆勢狀態,必然在對方心理上造成失望與不快,大者令人暴跳如雷,小者令人微微顰眉。掌握拒絕的方法,就是要把由於拒絕而造成的失望與不快控製在最小的限度之內,即使自己能從無法回答的困境中解脫出來,又使對方能夠接受拒絕而無可挑剔。

在現實生活中,不管是對同事、對業務對象,還是朋友、親戚,誰也無法真正做到有求必應。在回答對方要求時,總免不了有時要說出一個“不”字來。

可是,人際關係不是“是”和“不”兩個字可以分清楚的,尤其是現代社會,人際交往縱橫交錯,彼此聯係,既要競爭,又要依存。一個“不”字說來輕巧,可在人情來往中就猶如一把無形的“刀”,舉起來砍下去重若千斤。為官的怕失去民心,為民的怕得罪上司,親戚間怕人說六親不認,朋友間怕人說不夠義氣,從商者怕失去客戶……

拒絕別人,說“不”簡直成了世界上最讓人為難的事,稍不注意,弄不好就可能失去交情,引起反感,被人誤會,甚至有自毀前程的危險。但是,這個“不”字有時候是不得不說的,可拒絕他人的要求並不可以硬邦邦地一口回絕或不理睬他,這是需要一定技巧的。既要做到能使對方接受你的意見,又不致傷害對方。這就需要找一個借口拒絕別人,拒絕時,盡可能把“不”說得含糊一些,這樣做既能讓對方明白你的立場,又能充分保留對方的麵子,避免對方心理上的挫折感。

很多成功的領導人都非常精通拒絕的藝術,在說“不”的同時,還可以給對方足夠的麵子。在19世紀英國的首相狄斯雷利就是其中的一例。

一位軍官一再請求,讓狄斯雷利加封他為男爵。首相知道這個人的才能超群,也很想同他搞好關係,可軍官的條件不夠加封,因此對於他的要求狄斯雷利無法滿足。一天首相把軍官單獨請到辦公室,告訴他說:“親愛的朋友,很抱歉我不能封你為男爵,可是我能給你一件更好的東西。”

狄斯雷利把聲音放得很低說:“我會告訴所有人,我曾多次請你接受男爵的封號,可都被你拒絕了。”這個消息被首相傳出後,眾人都稱讚這位軍官謙虛無私、淡泊名利,對他的禮遇和尊敬超過任何一位男爵。軍官由衷感激狄斯雷利,後來他成了首相最忠實的夥伴以及軍事顧問。

首相的聰明主要在於他明白軍官真正要的不是一個男爵頭銜,而是封爵之後的巨大榮耀。

錢鍾書先生是一位文學大師,同樣也是一位懂得拒絕藝術的人。

有一次,一位讀過《圍城》的美國女士來到中國,給錢鍾書先生打電話,說自己很想拜見他。錢鍾書先生一向淡泊名利,不愛慕虛榮,他在電話中婉拒道:“如果你吃了一個雞蛋覺得不錯的話,又何必要見那個下蛋的母雞呢!”在此,錢先生以其特有的幽默和機智,拒絕了那位美國女士的請求,這樣既維護了那位女士的自尊,又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拒絕是一門藝術,一門學問,很能體現一個人的綜合素養。當別人對你有所希求而你辦不到,不得已要拒絕的時候,你的語言不要太生硬,要用婉言拒絕的方式拒絕。所謂婉言拒絕就是用溫和、曲折的語言,表達拒絕的意思。不要損傷別人的自尊心,要講究藝術,要給對方找一個台階,給對方留有餘地。這與直接拒絕相比較,他會比較容易接受。因為委婉的話語在更大程度上顧全了被拒絕者的尊嚴。你可以嚐試從以下幾個方麵做起:

1.不要馬上拒絕

(本章完)